18歲,在人們眼里,這是一個孩子的年齡。他們還沒有長大,他們還需要大人的呵護。
今年1月8日,瑟瑟寒風中,在車禍救援現場,18歲的林浩良為傷者高高舉起了吊瓶,堅持了40多分鐘,最終挽救了傷者的生命,被網友稱為“最美吊瓶哥”。
18歲,在林浩良的人生里,這是奉獻的開始。他每天在軍營中刻苦訓練,而在救災現場,跑在最前面的往往也是這個18歲的孩子。
網友稱他為“最美吊瓶哥”
林浩良1995年8月出生,2011年5月,中專畢業(yè)后來到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晶華北路中隊,成為了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
2013年1月8日,在京臺高速北京方向德州段305公里處的一起交通事故救援中,林浩良在變形的駕駛室里抱著被困人員,高舉著輸液的吊瓶,持續(xù)了整整40分鐘。消息一經發(fā)布,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被網友譽為“最美吊瓶哥”。“我只是做了每名消防員都應該做的事情。”林浩良說,他認為“最美吊瓶哥”這個稱呼不僅是網友對他的鼓勵,還是對每一名消防員的鼓勵。
回憶起當時救人的情景,林浩良感慨萬千,他做了每一名消防員都會做的事情,想不到自己一夜之間就“火”了。
林浩良回憶說,高速公路上,一輛空掛的化危品罐車撞上了一輛高速公路清掃車尾部,駕駛員被卡在變形的駕駛室中。因為巨大的沖擊力,駕駛員頭部撞上了前擋風玻璃,血流不止,而身體則被卡在方向盤和駕駛座椅之間,雙腿被卡在方向盤下面,疼痛難忍。變形的駕駛室空間狹小,不利于操作特勤器材,破拆難度增加,醫(yī)護人員為駕駛員輸液補充體力。見輸液瓶無法固定,林浩良立即將手里的液壓擴張兩用鉗交給隊友繼續(xù)作業(yè),自己鉆進了駕駛室。
林浩良說,他一邊用左手抱住并扶住駕駛員的手,一邊用右手舉高輸液瓶,由于擔心駕駛員昏迷,他就不停地和駕駛員說話,并安慰他。隨著時間的延長,他的右胳膊由酸慢慢變疼,但他咬著牙堅持,直到40分鐘后被困駕駛員被成功救出。
1月9日,德州消防官方微博發(fā)布了這一信息,引來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林浩良被網友譽為“最美吊瓶哥”。
入伍兩年救21名被困群眾
3月25日15時22分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三八東路天衢太陽能有限公司發(fā)生火災,大火燒毀了1300余平方米廠房。消防員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到現場組織撲救。此時,林浩良已經是副班長,他是消防中隊的一號員,他抱著水槍站在離大火最近的地方。
廠房由彩鋼板房搭建而成,是框架結構的,房頂中間的夾層是泡沫板。大火燒起來之后,從南向北蔓延,引燃了另一處廠房。林浩良負責東側廠房的滅火任務,由于火勢較大,他讓后面的隊友向自己身上噴水降溫。16時許,火勢基本控制住。林浩良和隊友們早已被熏得滿臉黑灰,身上已經濕透。
在每次滅火和搶險救援任務中,林浩良總是沖在最前面,以實際行動捍衛(wèi)“最美吊瓶哥”的榮譽。入伍兩年來,林浩良先后參加231次滅火救援戰(zhàn)斗,救出被困群眾21人,為國家和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00余萬元,先后被評為德州市消防部隊崗位標兵、山東省消防部隊學雷鋒活動標兵個人。
3月28日,德州市人民政府下發(fā)了《關于給予林浩良同志記個人二等功的通報》(德政字〔2013〕40號),給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消防大隊晶華北路中隊政府專職消防員林浩良榮記個人二等功。
一號員成長為“多面手”
林浩良所在的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晶華北路中隊已經有十幾名政府專職消防員,他們和現役軍人一起生活和工作。平時,林浩良從未對自己放松要求,時刻以一名現役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領導、中隊干部、班長交給的任務都是高質量地完成。
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晶華北路中隊指揮員梁仁海介紹說,林浩良不僅是一名戰(zhàn)斗員還是中隊倉庫器材庫的保管員,雖然有時出火警歸來很疲勞,但是他仍然堅持將同志們在火場上弄濕的戰(zhàn)斗服和損壞的器材進行更換?!拔沂且惶枂T也是保管員,我知道大家缺什么。”林浩良說,只有搞好執(zhí)勤戰(zhàn)備和倉庫保管工作,才能保證出警的迅速,保證火場上的體能。
作為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林浩良主動擔負起了跟隊上新來的政府專職消防員談心的責任,及時有效地做好新來隊員的思想工作,使新來的合同制消防員都能夠適應中隊生活,成為中隊干部的得力助手。
2012年9月份,中隊新來了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郜彬,剛來到隊上的他很是不適應,夜里睡不著,白天沒精神,整天愁眉苦臉,訓練成績一直上不去。林浩良知道后,主動靠上去做思想工作,告訴他自己來隊上之后的一些情況,以自己的事例激勵他。
林浩良,這個18歲的孩子,在軍隊這個大熔爐里,一點一滴地鍛煉自己,培養(yǎng)自己,從一個初涉社會的中專生歷練成一個不僅合格而且優(yōu)秀的消防員。
面對榮譽,他沒有驕傲,反而對自己要求更嚴了,他說他們的工作是和生命打交道,只有事事嚴謹,才能夠保護更多人的安全,才能對得起消防員的這個稱號。
□記者胡兵通訊員尹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