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彬
明嘉靖《德州志》的“德州十景”中,有“空營夜月”一景?!翱諣I”即原德州城北已廢棄的“十二連營”。
1
何為“十二連營”?即古代為了保衛(wèi)某個目標,而設置的戰(zhàn)略性防御工事。我國歷史上有過諸多類似的防御工事。它們有用石頭或磚砌的,也有借險要地勢而建的。《德縣志》載:“德州城北二里許,土壘十二所,周方數里,綿亙連峙,即十二連城也?!本褪钦f:德州城的“十二連營”,是由人工夯土而成??蛇€沒等完工就被戰(zhàn)火給毀滅。為什么呢?
這得從明建文元年(1399)說起:話說朱元璋死后,剛做了皇帝的朱允炆就決定削藩,而占據北平城的燕王朱棣善戰(zhàn)多勇,是其提防和整治的重點。建文帝便派都督韓觀在德州城屯兵演練。清乾隆《德州志》載:“都督韓觀筑十二連城于衛(wèi)城北”。即預防北國入侵和朱棣造反,都督韓觀便在德州城北修建了“十二連營”。
德州城的“十二連營”,是個將營盤構筑成城池狀,能相互呼應的一種可攻可守的連環(huán)式防御性戰(zhàn)役工事。每個城池的墻體都用夯土的方法筑就,多成正方形,少有長方形,城墻上畫有“馬面”圖案。它四面為門在門外挖有交通壕溝,以利于隱蔽調兵相互支援。其中的邊家營就由南北向開了一條大道(壕溝)與南北城池貫通。因它只有東西城墻,故又被稱為“半邊營”。這種連環(huán)性防御工事的關鍵是統(tǒng)一指揮,如果主帥不會指揮該連營效果會適得其反。
2
該連營由鮑家營、夏家營、王家營、大營(何家營)、肖家營、中營(顧家營)、北大營(瞿家營)、白賀營(薄荷營)、連營(錢家營)、陳家營、邊家營(半邊營)、哨馬營等組成,它南起張莊北至哨馬營,西倚運河東至王家道口,長約5公里、寬2.5公里。其中有十二座土城,以及相連接的諸多壕溝,該工程在古代是很費時的,可戰(zhàn)爭卻不會等它。
果然,當年8月朱棣便在北平起兵,“靖難之役”開始了。因都督韓觀抵御不力,建文帝便任命六十五歲的老將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帶領三十萬大軍到北疆迎戰(zhàn)朱棣。
耿炳文是個擅長防守的將軍,在帶兵進攻時,布兵不當故敗給了燕王。當年10月,建文帝又派李景隆為大將,領兵五十萬于德州起兵再攻燕王。
李景隆的父親是戰(zhàn)功赫赫的曹國公李文忠,位列明“開國六公爵”之中。按照親戚論,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孫。故李文忠死后,朱元璋封李景隆襲曹國公爵位。據《明史紀事本末》載,朱元璋對李景隆說:“汝自幼受教,汝父所不及,冀爾所成過于乃父!”
哪知這位朱元璋的愛將,當年10月上任,12月就在河間被燕王打得一敗涂地,退回德州城休整。建文二年(1400)5月,李景隆又率兵進攻燕王,在白溝河再遭敗績后,倉皇逃回德州城,他的部隊便進駐了還沒修好的“十二連營”中。而燕軍乘勝追擊,攻破了指揮無序的連環(huán)陣營,占領了德州城,并在北廠繳獲軍糧百萬余石。
3
后燕王在進攻濟南城時受挫撤回德州城。9月,都督盛庸、山東參政鐵鉉率兵收復德州城。建文帝又委任盛庸為“平燕將軍”,在德州城屯兵備戰(zhàn)。至此,南軍出城必敗、燕軍攻城不下,兩軍在德州城內外開展了數次拉鋸戰(zhàn)。歷經三年(1399至1402年)的“靖難之役”,最終以李景隆獻南京城、朱棣當了皇帝而告終。
可德州的“十二連營”卻留了下來,并被后人列入了德州“十大名景”之中。一百二十余年后,在明嘉靖七年(1528)的《德州志》里,出現了“空營夜月”之名景,并詩云:“雉堞空頹野色迷,王師從此駐輪蹄。渺渺浮云空聚散,離離野黍自高低。關情最是源頭月,五夜依然照古堤?!?/p>
一百七十余年后,在明萬歷二年(1574)的《德州志》里說:德州城北三里有十二連城……至今有城堡,是德州的一處景勝,名曰“空營夜月”。
據傳,當夜光昏暗時,站在城頭向北觀看,隱隱約約的座座城堡昂立、道道壕溝相連映入眼簾,無比美觀。故明清時,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九,諸多文人墨客、黎民百姓都來這里登高踏青,賞觀這一名景。清二品大員田雯賦詩曰:“連城城北十二城,村墟草木皆甲兵,當年靖難戎做馬,旌旗斜卷安陵郭”。清進士李有基也在《十二連城歌》中曰:“蕭蕭殘壘衛(wèi)河畔,悲流不斷千年情。”
今天,城市的喧鬧淹沒了古戰(zhàn)場,只有那些出土的“銅火銃、銅火炮”等明代兵器,還有那些相關的歷史故事,仍在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慘烈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