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環(huán)保時裝
開門辦學,家長成學?!巴塑姟?/STRONG>
近幾年,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以及人們對素質教育的意見不一,家長和學校、學生與老師的矛盾激化事例越來越多,由于家校間溝通不暢,造成了學校管理工作中的被動局面。孟杰深知,“多一雙眼睛觀察學校,就會看得更清楚和全面”。
今年2月份,德開在全市率先提出開門辦學的理念,成立家長志愿者團隊,讓家長由“幕后”走到“臺前”,成為學校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5月23日,記者在德開校園內見到了前來學校參觀的四年級五班學生家長孟慶芳,她告訴記者,“從早晨第一節(jié)課開始,一直到中午放學,我們可以隨時與老師和校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提出對學校的意見與建議”。
目前,學校已經有超過60名像孟慶芳這樣的家長成為 “六四二四”開門辦學參觀學校的志愿者。所謂“六四二四”,即一至六年年級每周五上午各請一名家長進校參觀,通過聽4節(jié)課、巡視24個安全站點、與24名學生及家長座談,發(fā)現(xiàn)學校問題并將問題反映給學校,再由學校作出解決方案。
事實證明,開門辦學不僅讓家長成為教育發(fā)展的 “同盟軍”,更成為學校老師的“好伙伴”。為教師申請講課擴音器、辦公室配置空調……家長提出的一系列為老師著想的舉措讓校方很受觸動。原來由于抽水泵的問題,教學樓三、四樓的廁所無法使用,導致學生如廁緊張。在家長提出意見后,學校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改善了這一狀況。為了解決校門口車輛繁雜問題,學校還成立了“家長義工隊”,每天都有家長志愿者在校門口執(zhí)勤,保障了師生的安全。
與傳統(tǒng)一學期一次的 “家長會”相比,主動打開校門更利于家長和學校的溝通交流。“只有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學校才能不斷發(fā)展,學生才能有一個更加舒心的學習環(huán)境。 ”孟杰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