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孩子問我,什么是最好的教養(yǎng)。我想了想,跟她講了下面幾個故事。
有一位做泥瓦工的農(nóng)民工,有天下班回家去銀行自動取款機(jī)取錢,恰巧保安剛拖完地。農(nóng)民工見拖得干干凈凈的地面,再看自己沾滿涂料的鞋子,不好意思地笑笑。正在他準(zhǔn)備脫鞋進(jìn)去時,保安告訴他不用脫,大不了他再拖一次地。農(nóng)民工將鞋子使勁蹭了幾下,但還是有些涂料,于是他彎下身子,跪在取款機(jī)前取錢,為的是不弄臟地面。
有次我去開會,快到會場時下起了瓢潑大雨。我正慶幸沒淋到雨時,看到旁邊一位白發(fā)老人,正拄著拐杖慢慢前行。他努力地走著,但腿腳不方便也快不了多少,關(guān)鍵是他還沒帶傘。我撐起雨傘,迅速靠上去,為他撐起了一片晴空。老人感激地看著我,說如果有急事讓我先走。我打聽了老人要去的地方,距離會場不是很遠(yuǎn),就跟他說正好同路。就這樣,我們邊走邊聊,一直把老人送到樓下,我才匆匆折回去開會。盡管那天遲到了一會兒,但我仍然覺得值得,畢竟沒有讓老人淋到雨。
由于平時愛寫些文章,經(jīng)常收到報社寄來的稿費單。記得第一次去郵局取錢,望著厚厚一摞綠色稿費單,我是又喜又憂。喜的是文章發(fā)表了,憂的是去郵局取稿費特別麻煩,一張還好,這么多張人家一定會煩的。沒想到第一次去就倍感溫暖,工作人員核實了稿單后,遞給我一張轉(zhuǎn)賬單,把金額統(tǒng)計好讓我填好,然后告訴我可以走了,他們會盡快把稿費匯到我填的郵政賬號上。懸著的心落地了,果然半個小時后,手機(jī)短信提示稿費收到。以后我每次去取稿費,不管單子有多少,他們都熱情接待,以最快的速度為我辦理。這件事,一直讓我溫暖很久。當(dāng)許多文友吐槽去郵政銀行取錢各種奇葩遭遇時,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有教養(yǎng)的工作人員。
記得梁曉聲曾這樣概括“文化”二字:植根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故事講完了,我告訴孩子,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就是最好的教養(yǎng)?!踮w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