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打小喜歡看電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nóng)村放電影,大約每個月一到兩次,各村輪流,是露天電影。放電影那天,電影場上的第一個板凳一定是二哥放的。
在本村看電影看不夠,二哥和幾個哥們兒結(jié)伴去鄰村看,要走上三五里路,來回需1個多小時。有時鄰村放電影較晚,二哥向媽媽說好當晚就不回家了,在鄰村草垛里睡上一夜。每逢過春節(jié),爸爸都會托人從公社電影院購得幾張電影票,全家人穿上新衣、新鞋樂滋滋地看電影去。調(diào)皮的二哥在路上也沒個閑時,竄入路旁的林中來幾聲“鳥叫”;或躲在大樹后面學八路軍做著“叭!叭!叭! ”打搶的手勢,惹得媽媽一個勁兒地提醒二哥別弄臟了新穿的布鞋。
電影看多了,二哥就在家模仿放電影。他找來數(shù)塊玻璃,在玻璃上用毛筆畫電影人物,寫電影片名,《小兵張嘎》《雞毛信》這些戰(zhàn)爭片都是二哥喜歡的。我們倆以床當舞臺,將蚊帳當幕布,我拉開蚊帳,二哥當起報幕員:“今天放映的電影是京劇《紅燈記》! ”我將玻璃片遞給二哥,誰料遞過去的卻是《白毛女》,可憐那時我小啊,哪識得了幾個字?二哥趕緊改口:“由于《紅燈記》跑片未到,現(xiàn)在放映歌劇《白毛女》。 ”二哥這“救場”救得天衣無縫!
小時候聽二哥說,他長大后的理想就是當電影放映員。他很羨慕電影放映員,到哪個村莊都被小孩前呼后擁的,放映員能劇透一下今天放的電影,在小伙伴們面前得瑟一下!或在父母面前告知一下,就像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受到了表揚,比吃了蜜還甜。二哥認為當放映員最大的好處就是走遍各鄉(xiāng)各村,看遍所有的電影,看著那些英雄人物,高興著呢!八歲那年,二哥宣布:“我要像《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那樣勇敢! ”竟然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勇”。
長大后的二哥沒有實現(xiàn)他的心愿——成為電影放映員。但二哥成為了一名PPT放映員,在三尺講臺上用PPT向大學生講授著“導數(shù)與微分”。課余時間,二哥會和電影來場約會。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哥所在的大學授課形式改為“云授課”,每天進行幾個小時的授課視頻錄播,他未曾想到,人到中年,走向熒屏,過足了“演員”癮。最近,電影院“重啟”之日,二哥成為首場觀眾之一,他又可以繼續(xù)“糾纏”著自己和電影的不解之緣啦!□王阿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