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一
樂陵歷來有“始設縣于西漢”(公元前202年)之說,地名來歷也一直爭說不休,其中一例認為“樂陵”地名源于漢宣帝時一位名叫史高的外戚高官(功封“樂陵侯”),并稱五里冢遺址為史高墓。現(xiàn)筆者基本斷定,樂陵地名不源于史高,設縣之起點也非源于西漢。
據(jù)清末出土的秦代封泥“樂陵”“樂陵丞印”可知,至少在秦代統(tǒng)一版圖上已有樂陵縣,屬濟北郡。由此,樂陵既然在秦代已置縣,那么其來歷又如何呢?對此,唐代《元和郡縣志》有所表露:
樂陵縣,上(示縣之等次),北至州(滄州)一百三十五里。本燕將樂毅攻齊所筑,漢以為縣,屬平原郡,即漢大司馬史高所封之邑。
這是古代對樂陵起源于公元前284年樂毅伐齊之際最早也最權威的記載。由此,我們推測:樂陵地處古黃河下游,地勢平曠低洼,常有水患漫流,當齊、燕兩國之交界處;至樂毅伐齊時,于此擇高亢之地起基筑城,以作厲兵秣馬之用;迨至后來,人們就稱之為“樂陵城”(疑為今樂陵故城遺址);又至戰(zhàn)國末期或秦并六國之后,即依此城設縣。
按《史記》記載,商鞅治秦,“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币虼耍貥妨昕h應是秦國統(tǒng)一天下后將郡縣制于六國故地進一步推廣之后建立的。而西漢建立后,承繼秦樂陵縣之建制,遂又有漢樂陵縣。后歷朝歷代皆沿襲此名,以至于今。
若上述成立,則又涉及樂陵地名之語源問題,即“樂”為何讀lào?“陵”又怎么解釋呢?
據(jù)悉,“樂”至少有l(wèi)è、y uè、lào、yào等四種發(fā)音,并且時間越靠前,就越脫不開ao音,因此,lào、yào極有可能是“樂”的最古最純之音,兩者還疑似有古音通假現(xiàn)象,而lè、yuè多半是這兩個古發(fā)音的流變,并最終“以新代舊”,反使原音湮沒無聞。但無論如何流變,“樂”字均蘊含著美好快樂之意。
關于ao為“樂”字之古韻聲,也可從粵語中得到驗證。粵語保留了大量漢唐時期的中原古音,無論快樂之“樂”,還是音樂之“樂”,在粵語中都有濃厚的ao音。此外,“藥”之繁體字“藥”,屬形聲兼會意字,“艸”用作形旁,表示植物;“樂”之繁體“樂”則表聲又表義,有藥到病除、使人快樂之意,這是“樂”字古音中含有ao音的又一明證。
現(xiàn)在,我國帶“樂”字的地名共21個,其中樂陵市、樂亭縣均作lào,樂清市讀yuè,其余均讀lè。不過,與樂陵市、樂亭縣距離相近的新樂市,現(xiàn)在標準音雖作lè,但當?shù)乩先藚s讀lào。由此,也可驗證lào為“樂”之古音,樂毅過去或許正是讀làoyì,而非yuèyì。
這里,樂陵地名中的“樂”正是摘自樂毅之姓,其發(fā)音被后世一代代地傳承了下來。
在甲骨文中,“陵”表示拾級而上、攀登高處之意,故又引申為帝王陵墓、凌犯超越之意。我國凡帶“陵”字的地名,大多是表地形之高的意思。古黃河下游雖屬沖積平原,但并非全是平坦之貌,不乏土丘、土山存在。上古先民為躲避洪水,往往會在土丘等高處暫居。如戰(zhàn)國地理志《禹貢》記載古兗州(樂陵屬之)時有“桑土既蠶,是降丘宅”的記載,即洪水泛濫時,人們躲到附近的高丘上,待洪水過后,再搬回平地居住耕種。
樂毅最初選高地筑城,必是出于地形、軍事方面的綜合考慮,據(jù)稱該城南部還曾有一條大河流經(jīng)。因此,樂毅就河營城,一收躲避水患、取水便利、護城防御等多重功能,體現(xiàn)了古代相天法地、因地制宜的城池選址思想。
綜上所述,稱樂陵城始建于樂毅伐齊之時,并由此得名,當無太大疑竇。因為也只有持“樂毅筑城”之說,才能將樂陵地名之由來和由城而縣的歷史轉(zhuǎn)衍解釋通透。因此,“樂陵”是一個極具歷史地理文化內(nèi)涵的古老地名,蘊含了古語發(fā)音、地理環(huán)境與城池選址的信息,更是樂毅伐齊這起戰(zhàn)國后期重大歷史事件的標志性地名,還傳遞著一份樸素的王道樂土、樂善好施、安居樂業(yè)等與“樂”有關的種種美好圖景。
二
過去,樂陵地名之來歷,有“阿斗墓說”“樂成陵說”“四民安樂,大阜曰陵說”,這三種說法不是陷于張冠李戴之窠臼,就是純?nèi)∽置嬷x強解,無須多論。至于近年來常被人提及的“史高說”,則有必要為之一辨。
據(jù)《史記》《漢書》等記載,史高是漢宣帝時受封為“樂陵侯”的一位外戚高官。史高為何會被封侯?這還要從漢武帝后期的“巫蠱之禍”說起。
“巫蠱之禍”是一起因老年漢武帝的迷信、猜忌而導致太子劉據(jù)被逼自殺的重大政治事件。事后,太子劉據(jù)和姬妾史良娣及他們的兒子劉進相繼死去,但劉進遺有一子,號曰皇曾孫(即漢武帝之曾孫),被連坐入獄時才剛出生不久。待其五歲時,值漢武帝幡然悔悟大赦天下,被好心人寄送到長安城附近的史良娣的哥哥史恭家里,史恭之母貞君對其憐愛有加,精心撫養(yǎng)。
后來,這位皇曾孫被迎入宮中收養(yǎng),最后登基成為漢宣帝。在正式親政后,漢宣帝立即著手回報小時候養(yǎng)護自己的恩人,但此時史恭及其母親貞君已謝世,遂將史恭的三個兒子史高、史曾、史玄召入宮中擔任要職。不久,外戚大司馬霍禹因權力被削而心生謀反之意,史高等人率先察覺并揭發(fā)報告給漢宣帝,這才解除了一場危機。
念及史家的舊情與新功,漢宣帝又先后將史高、史曾、史玄分別功封為樂陵侯、將陵侯、平臺侯,還將史高之子史丹封為武陽侯,故有“宣帝繼統(tǒng),史族復興”之說。后來,漢宣帝還進一步提拔史高當了大司馬、車騎將軍等要職,并在病危之際托孤于他,讓他輔佐漢元帝?!稘h書》記載,“高輔政五年,乞骸骨,賜安車駟馬、黃金,罷就第。薨,謚曰安侯?!币馑际钦f史高輔佐漢元帝5年后,因年事已高而辭官回家,死后被賜謚安侯。
但是,五里冢遺址是否是史高墓呢?五里冢遺址確實有漢代文化層,但未必就可推為史高墓,畢竟樂陵境內(nèi)之漢墓尚有多處,何以獨挑五里冢?又何以有明確考古物證?史書記載,史高是魯國人,即祖籍在曲阜一帶,其告老回家,或許回的是祖籍地,而未必是封邑地,并極有可能最終陪葬于漢宣帝陵寢杜陵附近。
在史氏三兄弟中,史高得侯最隆,故以史高之位,可推知樂陵在當時已發(fā)展為一座具備人口、經(jīng)濟實力的大縣,但《史記》與《漢書》對其食邑戶數(shù)有較大出入,《史記》記3500戶,而《漢書》比《史記》所記少1200戶,這一出入應是后期食邑被減戶所致。
漢代封侯制度承襲秦制,實行二十級軍功爵制,最高等級為“列侯”。據(jù)統(tǒng)計,西漢一代,共分封列侯至少達811位。列侯往往因地而分,其封邑稱“侯國”,分功臣侯、王子侯、外戚侯三種。至漢昭帝時,功臣侯與王子候勢力漸弱,外戚侯數(shù)量日益膨脹;至漢平帝時,外戚大族王莽篡漢后,將各侯國悉數(shù)敗絕。
依《漢書·外戚恩澤侯表》來看,史高死后,“樂陵侯”先后被史術、史崇繼承。至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隨著史崇去世,“樂陵侯”按例應予廢除,但在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即隔了16年后,“樂陵侯”被史崇之弟史淑紹封。所謂紹封,即西漢列侯子嗣斷絕后,由皇帝恩典列侯其他族裔接續(xù)其爵號與封邑。但史淑去世后,再次絕后,于是元始四年(4年),“樂陵侯”又被史高的曾孫史岑所紹封,四年后王莽篡漢,至此“樂陵侯國”被徹底廢絕。
三
值得商榷的是,《漢書·地理志》有兩個“樂陵縣”,一個屬平原郡(山東省境內(nèi)),注有“都尉治”三字,即輔佐郡守掌全郡軍事的將領駐地;另一個屬臨淮郡(江蘇省境內(nèi)),標有“侯國”二字。故后來一些史志學家認為,史高之封邑“樂陵侯國”在臨淮郡,而不在平原郡。如清末楊守敬道,“按《漢志》臨淮郡樂陵下云侯國,此樂陵(平原郡樂陵)不云侯國,是史高所封在臨淮,不在此(平原郡樂陵)”。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在《漢書·地理志》中重名的不止樂陵縣。據(jù)《漢書·地理志》統(tǒng)計,西漢時期有56組114個同名縣(其中3縣同名2組6個),占西漢1587個縣的7%左右。這56組同名縣中,縣與侯國同名的高達47組。此外,并未發(fā)現(xiàn)侯國與侯國同名的。這說明,西漢同名縣產(chǎn)生的原因,多是封侯所致。
由于列侯往往因地所封,故先有“樂陵縣”,后有“樂陵侯”,因此史高封邑可由兩郡“樂陵縣”設立早晚推知。查歷代史志,臨淮郡一帶只在西漢時存在過“樂陵縣”,此前并未提及,此后也再未出現(xiàn),反倒是平原郡樂陵縣,一直流傳不止,演為現(xiàn)在的樂陵市。因此,史高封邑在平原郡樂陵縣,而不在臨淮郡樂陵縣。
像此類現(xiàn)象,在《漢書·地理志》中,侯國封地因故發(fā)生變動,遷徙后始封地仍保留為縣的例子還有許多。如沛郡酂縣(河南省境內(nèi))和南陽郡酂縣(湖北省境內(nèi)),漢高祖劉邦封蕭何為酂侯,封地在沛郡酂縣,至呂后當政時,封地徙至南陽郡,故有南陽郡酂縣,但沛郡酂縣地名并未消除,故西漢也就有了兩個酂縣。因此,臨淮郡樂陵縣的出現(xiàn)應是后期“樂陵侯國”遷徙所致,疑似發(fā)生在史淑紹封之際。
史高封侯于平原郡樂陵縣,唐代《元和郡縣志》、北魏《水經(jīng)注》等均給予了明確記載。而清人,以平原郡樂陵縣不注“侯國”等為由,直接否認其為史高之封邑的史實,未免失之武斷。這是因為《漢書·地理志》反映的是西漢后期的行政區(qū)劃,而此時“樂陵侯國”已由平原郡徙至臨淮郡境內(nèi)。
王莽篡漢后,不但廢絕了大量侯國,還對地名進行了大肆改動,《漢書·地理志》以“莽曰”二字錄之。平原郡樂陵縣被改為“美陽縣”,“樂陵”地名一度消失了十多年。東漢建立后,光武帝劉秀撥亂反正,重新恢復西漢時的縣名,并對同名縣進行了有意識的廢除。據(jù)統(tǒng)計,若侯國與縣同名,則幾乎都選擇廢除了侯國之縣,想必這也是臨淮郡樂陵縣之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的原因,進而反推出平原郡樂陵縣較臨淮郡樂陵縣更古。
話說西漢中晚期,于平原郡樂陵縣加注“都尉”二字,正體現(xiàn)了樂陵區(qū)域影響力的上升。據(jù)清末《三國郡縣表附考證》等記載,東漢末年建安十八年(213年),樂陵縣首次設郡(三國至晉代有“樂陵國”,治厭次縣),一直持續(xù)到隋初開皇三年(583年)。
這300多年,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時期,卻是樂陵行政史上最高光的時刻,也印證了樂陵每逢戰(zhàn)時所顯現(xiàn)出的重要軍事戰(zhàn)略地位,如抗戰(zhàn)時期樂陵曾一度作為冀魯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之中心縣。
后來,隋朝實行州縣二級制,樂陵郡被裁撤,隨著大運河的開通,至明清時期武定府(州)的設立,魯北區(qū)域重心分別轉(zhuǎn)移到樂陵兩翼之德州與惠民兩地,而樂陵不免略顯失落。直到1988年,樂陵撤縣設市,遂又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周期。
簡言之,樂陵蹚著古老的黃河水一路走來,肇基于樂毅伐齊,見興于史高封侯,歷經(jīng)累世興亡喪亂,2300年來,雖建制等次、行政隸屬、方輿形廓與城址治所有變,而地名幾乎一以貫之綿綿不絕,并囊括悠遠深闊之文意,縱放之全國亦屬少見之美名,不失為一件樂陵人萬分驕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