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季先生的散文,是需要一點氛圍的。通常是午后,我會請出那尊哥窯青瓷爐,先拭凈三足兩耳的簡約爐身,再掰兩星兒水沉投入,幾縷淡煙裊裊騰起,繼而滿室清芬。再泡上一小團禪茶,翻開季先生的文字,讀得幾行,便覺諸種紛擾,猶如退潮一般,淡出意識的海岸,連時針的嘀嗒聲,似乎也驟然停寂了下來。
???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釋家傳入中土,佛經(jīng)中也便多了一部中國禪,天竺式的大虛無,大繁華,大恐怖,突然化作竹林清泉,空山凈月的輕靈隱逸,更平添一種人世的溫情?!耙换ㄒ皇澜纭边@個佛家禪語,作為本書的書名,說的是哪怕一件很小的東西,里面也可能隱藏著很大的道理;哪怕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面也可能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點滴,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都會發(fā)現(xiàn)其所蘊含的獨特的美。但發(fā)現(xiàn)這種美,則需要我們像季老一樣,以一顆對世間美好帶有特殊敏感的赤子之心去感悟、去體味。用季先生自己的話說,他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曾于德國哥廷根留學,之后的足跡踏遍印度,緬甸,前蘇聯(lián),伊拉克,埃及,敘利亞,有誰比他更能體悟到天地逆旅,人生過客的況味?他曾感慨,“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然而,匆匆不是疏離冷漠的理由,他的禪心慧眼,從未停止過對世間萬物的溫柔撫摸。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羨林品味生活禪》這本書里,記述了很多陌生面孔:故鄉(xiāng)臨清縣的老人,三個似有神奇的緣分般地對他依戀的小女孩,塔什干的一個男孩子,一個影子似的孩子,甚至兩名乞丐。他觀察著,思考著,這些偶然與他命運產(chǎn)生交集的人,從哪里來,往哪里去;他們的生命中,有著怎樣的希冀和幻滅,怎樣的歡樂與哀愁?
??? 菩提薩,覺悟有情。有情者又豈僅限于人?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小貓咪咪,咪咪二世,加德滿都的狗,印度神牛,烏鴉和鴿子,甚至一株樹,兩條藤,在季先生筆下,彷佛也有了思維、情感,有了無言的訴說,是令人掛懷的老友。不但旅途中的風景,吸引了季先生的目光,他還把無限深情,同樣投注到一座座人生驛站,清華園,未名湖,哥廷根……不論是否故地重游,始終令他魂牽夢繞,這些地方,已不再是地圖上的名稱,而是深入他心底,構(gòu)筑了他獨特的心靈花園。宗教,哲學,在探究人內(nèi)心生活的終極意義時,那些具象的,似乎終歸抽象,季先生后期的散文中,也出現(xiàn)了關(guān)于光陰,生命,回憶的深度探詢。也許,在浩瀚星空下,在蒼茫宇宙間,他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只是一個好奇仰望的孩子。
??? 讀著,想著,任思緒散漫如風,猛然抬頭,發(fā)現(xiàn)天色已近黃昏,爐內(nèi)惟余灰白的香屑,茶水三泡之后業(yè)已味同清水。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我不禁啞然失笑,自己還是著相太甚,如許文字,只管讀便是,本就不需這些虛文氣氛吧。讀者君,于意云何?
??? 季羨林先生曾說過:“和諧是一種文化。我要講的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個人合一,三個層次,缺一不可。而個人合一很重要,講的是個人修養(yǎng)。”這是一本集中體現(xiàn)季羨林先生天人和諧思想的作品,所收錄的文字選編自季老生前各個年齡階段。書中的萬事萬物都被季羨林先生賦予了生命的內(nèi)涵,老婦人、小男孩兒,一枝花,一條老狗,一場雨,季老以樸素的筆觸描寫對天地萬物的情感,一生經(jīng)歷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筆下是鮮活感人的,集中表達了季羨林先生對天地萬物那種“民胞物與”的大愛。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不只是在訴說著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傳達一種力量,跟隨季老感受生命、體悟人生,收獲內(nèi)心安寧平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