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
春去夏來,落紅無數(shù),而石榴在此時盛開,綠葉襯紅花,美麗極了。一簇簇,一團團,一叢叢,每一朵花都是一條噴吐的火舌,整個石榴林猶如一匹瑰麗無比的錦緞。遠望,像一片熊熊燃燒的烈火,又像黃昏升起的紅艷艷的晚霞。
據(jù)傳,石榴是從西域引進中原的。晉張華《博物志》載:“張騫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歸,名為安石榴。 ”唐時,武則天特別喜愛石榴,一度出現(xiàn)長安“榴花遍近郊”的盛況。當年楊貴妃在華清宮時,也特別喜歡石榴花,親手在七圣殿周圍,栽植了很多石榴樹,以觀賞石榴花的艷態(tài)美容,因此有了“貴妃花石榴”的美名。
石榴有許多美麗的名字:沃丹、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罌、金龐、涂林、天漿等。丹是紅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紅、桃紅、橙黃、粉紅、雪白等顏色,而以火紅色最多,所以石榴留給人們的印象是火紅的。農(nóng)歷五月,是石榴花開得最艷的季節(jié),五月因此又雅稱“榴月”。中國人向來喜歡紅色,滿枝的石榴花象征著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的美好生活。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在自家庭院里種植一兩株石榴,以祈求生活如石榴花般紅紅火火。文人雅士也紛紛吟詩作賦,留下許多詠石榴花的詩篇。
石榴花開似火燃。在眾多詠石榴的詩詞中,不少詩人以生花妙筆,極力描繪石榴花顏色之美。
唐代詩人施肩吾《山石榴花》:“深色胭脂碎剪紅,巧能攢合是天公。莫言無物堪相比,妖艷西施春驛中。 ”詩人將石榴想象成天公攢合的深色胭脂,又將石榴比作西施,表現(xiàn)了石榴的美麗神韻。唐代詩人于蘭《千葉石榴花》:“一朵花開千葉紅,開時又不藉春風。若教移在香閨畔,定與侍人艷態(tài)同。 ”寫石榴花開時千葉火紅的壯麗景象,把石榴花與閨中美女相類比,寫出了石榴花的嬌艷之態(tài)。白居易《題山石榴花》:“一叢千朵壓闌干,翦碎紅綃卻作團。風裊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干?!笔㈤_的石榴花像剪碎的紅綢簇成一團一團,隨風搖曳似舞腰輕擺,芳香不盡;夜露打濕了美麗的花朵,日曬露逝,如美人臉上的淚痕新干,描寫極為生動。杜牧《山石榴》:“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 ”似火般紅艷的山石榴,把整座小山都映紅了,美人摘一朵插在玉釵上,讓人直以為是火燒灼頭發(fā)呢。宋代詩人蘇軾《阮郎歸·初夏》云:“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小荷初長成,輕風把荷葉翻轉(zhuǎn),石榴花色本就鮮紅,經(jīng)雨一洗,更是紅得像火焰,一個“燃”字,使石榴仿佛動了起來。元代詩人張弘范《詠石榴》:“猩血誰教染絳囊,綠云堆里潤生香。游蜂錯認枝頭火,忙駕熏風過短墻。”綠葉如云,花香四溢,引得游蜂前來采蜜,但一見那猩紅的花團,誤以為是火焰,于是匆匆乘風逃走。全詩通過夸張手法,把花的紅艷、蜂的驚懼寫活了,讀后不禁令人會心一笑。
建安詩人曹子建《棄婦篇》云:“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璨有光榮。 ”這是文學史上第一次將榴花喻為成熟美麗的女子。與成熟女性美結(jié)緣之后,慢慢地,石榴與中國的服飾文化也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這也許是因為文學作品中形容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烏棲曲》中有“芙蓉為帶石榴裙”之填詞,“石榴裙”的典故,緣此而來。古代婦女著裙,多喜歡石榴紅色,而當時染紅裙的顏料,也主要是從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們也將紅裙稱之為“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輕女子的代稱,人們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麗所征服,就稱其“拜倒在石榴裙下”。
石榴花火紅艷麗,果實飽滿圓潤,榴籽晶瑩剔透,春華而秋實,很吻合中國人大紅喜慶、祈求豐產(chǎn)豐收、闔家平安的心理愿望,從而賦予石榴以紅紅火火、興旺發(fā)達、繁榮昌盛、和睦和諧、幸福美滿等吉祥的象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