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jì)70年代,自行車是個稀罕物,它與手表、縫紉機(jī)視為那個年代老百姓生活的“三大件”,一般家庭買不起,就算買得起也要憑票。如果誰家有這三樣?xùn)|西,找對象說媳婦都要容易些。特別是自行車,騎上打著清脆的鈴鐺,穿街“呼嘯而過”,那份驕傲和神氣,能引來全村人羨慕的目光。
當(dāng)時,我家就是全村第一戶有自行車的家庭。那年,父親被評為全縣的“模范教師”,他胸帶大紅花推著他的獎品“自行車”回來時,全村人涌上街頭紛紛發(fā)出由衷地贊嘆,那場面用村長先洲爺?shù)脑捳f,就像迎接打了勝仗凱旋而歸的八路軍一樣空前熱鬧。
自從父親得了這輛貴重的“獎品牌”自行車后,家里隔三差五就有人來借車,有的是去相親,有的是到鄉(xiāng)醫(yī)院看急診,有的是送站趕火車……每次借車人一開口,只要車子在家,父親總是笑瞇瞇地說:“騎吧騎吧,路上小心點,別摔著了。 ”村里幾乎所有人都借過我家的車,借的人多了,母親不愿意了,叨叨父親:“我看,你這車子是獎給全村公用的吧! ”有一次,村里人都不愿意交往的“大埋態(tài)”二狗子慌里慌張來借車,說他娘癲癇病又犯了,要去外地抓一副偏方藥,恰好父親不在家,母親找了個借口說車子騎出去了,打發(fā)走了二狗子。過了一會兒,二狗子又喘著粗氣跑回來,央求我母親車子啥時能回來?這時父親回來了,明白情況后,他二話沒說就從屋內(nèi)推出了自行車。母親當(dāng)即發(fā)脾氣說:“借借借,你是什么人都敢借?!备赣H怒火一下子也上來了,“同里同村的,誰能沒個難? ”
那時候的農(nóng)村人實在,什么事都愛念情,你替他預(yù)了急,他不會忘了你。來我家借過自行車的人,只要見了我們家里的任何人都會熱情地打招呼,臨走時還要詢問一句:“家里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你盡管吩咐。 ”有時,有人碰見我母親去井上挑水,奪過扁擔(dān)一口氣就給我家挑滿了水缸??吹轿夷棠倘溄斩饽貌?,背起籮筐就給送了回來。土地“大包干”那年,我父親教初三畢業(yè)班,顧不上家里的農(nóng)活,地里的麥子熟透了,眼瞅著要變天下雨,母親急得直跳腳。正心焦火燎不知所措時,二狗子帶了七八個壯青年,不到一個時辰,幾畝地的麥子被搶收得一干二凈。
進(jìn)入八十年代中期,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村里人或做小買賣、或外出打工、或辦起了工廠漸漸地過上好日子,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上了自行車。自然再也沒有人到我家借自行車了,可父親在村里仍有著好口碑、好人緣,家里有個大事小情,招呼一聲,就有人來幫忙。父親驕傲地說,這都是那輛自行車的功勞呀!到了九十年代特別是2000年以來,村子里的街道兩旁逐漸多起了一輛輛嶄新的小轎車,村舍也由原來的土墻茅屋變成了一座座小洋樓,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向遠(yuǎn)處延伸著幸福。
去年父親離世后,按照鄉(xiāng)俗我回故鄉(xiāng)處理喪事時遇見鄉(xiāng)親們,他們圍攏上來握著我的手,一邊念叨著父親的好,一邊豎起大拇指。我要返城了,他們還一個勁的往我車?yán)锶M(jìn)來一大堆土特產(chǎn),還讓我向我母親代問好。
車子走遠(yuǎn)了,我頻頻回望故鄉(xiāng),不由得感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巨變。同時,腦海里又浮現(xiàn)出一幕幕父親把自行車借給鄉(xiāng)親們的情景,眼眶里止不住噙滿了一股股溫情與祝福。
□ 姜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