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針對“四川南充一老賴何志敏被評為2018年順慶區(qū)道德模范”一事,順慶區(qū)精神文明辦工作人員回應稱,關于何志敏的2018年道德模范評選程序存在瑕疵,但他及時歸還了欠款,不足以因此取消他“孝老愛親”表彰。
人人喊打的老賴也能被評為道德模范,這恐怕不符合社會樸素的價值觀念,也違背失信聯(lián)合懲戒機制的本意。從現(xiàn)實看,各地一般都不允許失信被執(zhí)行人參與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的評選,已評者也要撤銷。
我們常說,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一個不尊重法律、無視生效判決的人,無論如何也談不上“道德模范”。真正的“孝老愛親”模范,也不能是單單孝敬自己的父母、家人,而應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何志敏對他的母親非常孝順”不能成為其獲評道德模范的理由。只孝敬自家人,而忽視他人感受,這不是一種自私嗎?
“程序瑕疵”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候選人何志敏通過了公安局、紀委等部門的政審,偏偏遺漏了法院的政審,本身就存在疑點。而且,這種“程序瑕疵”完全有時間、有機會去糾正,何志敏2018年被列為老賴,2019年1月15日把錢還上,2019年1月30日受到表彰——至少從時間上看,“程序瑕疵”的存在,有放任自流甚至故意為之的嫌疑。
“及時歸還欠款”的說法更像是一種諷刺。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被法院列為老賴后迫于壓力再還錢,本屬于對自身過錯的一種遲來的彌補和救贖,談不上什么“及時歸還欠款”,更不應成為評選道德模范的資本。換言之,相較于有“瑕疵”的評選程序,當?shù)鼐裎拿鬓k過于寬松的評選標準更值得商榷。
耐人尋味的是,裁判文書網(wǎng)顯示,被法院列為老賴的系何志敏,而評為2018年道德模范的為何自敏。據(jù)官方證實,何志敏與何自敏為同一人,其身份證用的名字是何志敏。“志”和“自”發(fā)音相近,一些地方平翹舌不分,讀起來是一樣的。搞錯道德模范的名字,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過?
近年來,因?qū)徍税殃P不嚴,道德模范評選“翻車”現(xiàn)象屢見不鮮。其中,有在公示階段被舉報存在問題的,也有評選多年后被人扒出的。無論哪種情況都會重創(chuàng)評選工作的公信力。相關部門應汲取教訓,把好關、守好責,別讓老賴被評為道德模范的諷刺一幕重演。
據(jù)報道,4日下午,當?shù)匾殉蜂N何志敏的榮譽稱號,并收回獎牌和榮譽證書。本報評論員 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