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愛珍
近日,《半月談》報道一些政務App功能流于形式,讓基層干部苦不堪言。比如,為完成App錄入任務,村干部“集體住賓館”;為拼政務App的硬性考核業(yè)績,安排“登錄員”;有的政務App上報的問題不能及時妥善解決,“問題在App里兜圈子”;搞了信息化,還離不了紙質報表……這些情況被基層干部稱為“半吊子信息化”“做樣子信息化”。
不難看出,如此形式各異、花樣繁多的“信息化”,實際是披了信息化“馬甲”的形式主義。
信息技術讓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變得更方便,但也讓有些人變得懶散,有的政務App就是打著信息技術的“幌子”,搞出的形式主義花架子。表面看,這些App功能多、高大上,但很多功能卻不切實際、違背需求,有的甚至原樣照搬所謂的“先進經驗”,成了專為考核使用的“創(chuàng)新點”、專供領導參觀考察的“新經驗”。
政務App之所以受青睞,主要是因為信息技術獨特的效率化、精準化功能,而實際運用中,有的卻跑偏走調,根本原因是有些基層干部政績觀錯位,把政務App當成“謀創(chuàng)新”“沖業(yè)績”的手段。在這種錯位政績觀的驅使下,信息化成了形式主義的“新馬甲”,手機屏成了形式主義的“保護罩”,“為有而有,為辦而辦”的政務App,成了人為制造的現代化“電子衙門”,在黨政部門和群眾之間壘起一堵信息化之“墻”,浪費行政資源,消耗基層干部的精力,侵蝕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深刻指出,形式主義害死人。求真務實是形式主義的天敵,糾正偏差、確保信息化“脫虛向實”,重在務實。
當前,全黨正大興調查研究,各級首要的是真正深入基層一線,多一些“面對面”,少一些“屏對屏”,了解群眾的難點、痛點,根據實際需求,精準推進信息化技術運用。
要健全線上評價考核反饋機制,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為標尺,徹底清除信息化運用中的形式主義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堅決杜絕“流量政績”“數字作秀”。要加強制度建設,嚴防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并發(fā)動群眾參與舉報監(jiān)督,嚴防形式主義穿上各種“新馬甲”繼續(xù)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