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聰,女,1985年12月出生,辛寨鎮(zhèn)王橋村的一位普通村民。2009年與丈夫王才堂結婚,育有一子一女,丈夫在煙臺芝罘區(qū)一家船廠當船員。
贍養(yǎng)公婆,相夫教子,張聰聰平淡又幸福的日子,在2004年的一天戛然而止。2004年,大姑姐王才英患上尿毒癥,從此她開始了與病魔抗爭的日子。2012年的一天,王才英病情突然惡化,日復一日累積的巨額醫(yī)藥費把本就貧寒的兩個家庭都拖入了深淵。一家人為大姑姐的治療費用一籌莫展。眼看著丈夫因為著急一口飯菜也吃不下,懂事的張聰聰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第二天,張聰聰瞞著丈夫,把自己結婚時陪嫁僅有的2萬元錢給未曾謀面的大姑姐匯了過去。2萬元錢,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數目,可對于張聰聰而言,這不只是自己當時對踏入婚姻后決心過好日子的憧憬,也是以防日后用到的關鍵積蓄。她本想用這份錢學一門技術,來補貼家用,但人命關天的時刻,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拿出來送到了醫(yī)院。由于醫(yī)療費及時到位,醫(yī)生很快進行了手術,王才英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
但痛苦并沒有因為兩萬元錢而消減,每個星期的三次透析,一次便需要花費高額費用,面對普通家庭無法承擔的巨額花銷,年邁的公公只能外出打工,靠做些體力活兒補貼家用,婆婆由于這一沉重的打擊,本就虛弱的身體也每況愈下。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整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張聰聰纖弱的肩膀上。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惜錢財,給同病魔抗爭的大姑姐和年邁的公婆以真切的親情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每每想到這些,婆婆郭秀英都會忍不住偷偷落淚。張聰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逢婆婆難過,她心里更不好受,但她依舊安慰婆婆,“我和才堂還年輕,有的是力氣,只要肯下力,肯定能掙到錢。那些債務你別管了,俺倆一點點還,總有還完的一天!你和爸爸就在天津好好照顧姐姐就行,家里我能照料好?!?/p>
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往后的日子里,張聰聰成為這個家里的頂梁柱。丈夫在外打工掙錢,公婆在天津照顧姐姐。自己在家照顧剛出生的孩子和5畝地。因為工作的緣故,妻子生孩子的時候,王才堂沒有回來陪著她。她對此全都沒有怨言,反而勸慰家人,讓他們安心在外,家里一切自己都會安排好的。地里的活忙不過來,她便喊來娘家人來幫忙。張聰聰說:“這幾年,幸虧有父母兄弟支持自己,日子才不至于那么艱難。”生活中,她省吃儉用,每到丈夫發(fā)工資的那一天就趕往縣城,把丈夫每月寄回的800美金兌換成人民幣第一時間轉到王才英治病的賬號上,只剩下一小部分留給自己和家庭,勉強能夠度日。
2014年初,大姑姐為了能支付高額的透析費用,同時爭取早日還清債務,借助丈夫會開運輸車的技能,計劃買一輛車跑運輸,張聰聰又立刻湊錢給大姑姐。然而,當年年底大姑姐的病情再度惡化,身邊需要人時刻貼身照顧,姐夫跑運輸掙錢脫不開身,張聰聰忍痛與自己幼小的孩子分離,帶著一年來省吃儉用攢的1萬元錢,去天津照顧大姑姐一家,這一去就是兩個多月。
2016年6月,大姑姐身上專門透析使用的靜脈管不能再使用,需更換手臂,一萬多元費用又是張聰聰主動承擔;年底,大姑姐又查出左腎嚴重囊腫,需要手術摘除,四萬元的費用不僅有張聰聰一家的所有積蓄,還有張聰聰向親朋好友一點一點借的錢;大姑姐每星期透析三次,外甥上學,姐夫哥放棄運輸做零工,經濟確實困難,張聰聰卻無怨無悔,每年寄錢幫助大姑姐。有次張聰聰得知了大姑姐為了養(yǎng)老保險的事情發(fā)愁,毅然又東拼西湊借到錢給姐夫哥補交齊養(yǎng)老金,為姐姐一家做長遠打算。
為了有份收入穩(wěn)定且稍微高點的工作,張聰聰和丈夫商量后到德州從事家政保姆工作,她說:“工作一天,大姑姐的病痛就有一份治療的希望?!币虼思词箯埪斅斣诙言械那皫讉€月,她還在堅持做著家政服務的工作。
今年六月份,張聰聰成功入職德州市德城區(qū)新華街道新河社區(qū),成為一名社區(qū)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她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把敬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傳播在社區(qū)群眾之間。在工作之余的時間里,她也時常通過電話詢問姐姐病情,電話另一頭,姐姐說得最多一句話就是:“謝謝你,聰聰,沒有你,我的生命早就結束了?!睆埪斅攨s說:“親情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只要這錢能保住姐姐的命,也就值了”。
人在幸福面前可以很容易分享歡樂,在困難面前卻未必能共度痛苦。她并不是生活富足的人,但每一次她都立刻選擇將全部積蓄拿出,在她眼中,只是想讓姐姐減輕痛苦,讓父母減輕悲傷,不求任何,只有一顆樸實純粹的心。她身體力行地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弘揚孝老敬老精神,并給后代做了一個優(yōu)秀榜樣,為禮貌家庭、和諧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