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炮彈更需防□劉幸女
“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chǎn)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jīng)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 ”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提出的警告言猶在耳,振聾發(fā)聵。黨員干部能否恪守清廉底線,“圍獵者”的糖衣炮彈就是很好的試金石。
《清朝野史大觀》記載:清道光年間,刑部大臣馮志圻酷愛碑帖書畫,但他從不在人前提及此愛好。一次有位下屬獻給他一本宋拓碑帖,馮原封不動退回,有人勸他打開看看無妨。馮志圻說,這種古物乃稀世珍寶,我一旦打開,就可能愛不釋手,不打開,還可想象它是贗品,“封其心眼,斷其誘惑,怎奈我何? ”世人皆有喜好之物,但若讓愛好被身邊“有心人”惦記,縱“好”成貪、因“嗜”生賄,則是心為物役,得不償失了。黨員干部任何時候都要“不為物惑,不以情移”,穩(wěn)得住心神、把得住操守、保得住清廉。
揆諸實際,除去直接針對黨員干部本人“愛好腐敗”,“身邊人腐敗”也往往是圍獵成功的突破口,間接導(dǎo)致了部分領(lǐng)導(dǎo)干部被“拉下水”。因此,糖衣炮彈不僅要自己防得,還要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防得,切不可讓身邊人成為“圍獵者”的傀儡與代言人。在嚴以治家、嚴管家人方面,老一輩共產(chǎn)黨人為后人樹立了典范。毛澤東同志在家風(fēng)上堅持三條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周恩來同志曾專門召開家庭會議,并定下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條家規(guī)”,細致到“看電影(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準(zhǔn)用招待券;不準(zhǔn)請客送禮;不準(zhǔn)動用公家的車子;任何場合都不要講出與總理的關(guān)系,不要炫耀自己。 ”可以說,好的家風(fēng)既是抵御貪腐的無形“防火墻”,又是安身立命的“壓艙石”。領(lǐng)導(dǎo)干部不僅要嚴格約束自己,“端其表、正其身”,同時還要向老一輩革命家和優(yōu)秀干部看齊,注重家庭、家教、家風(fēng),管好“身邊人”、看好后院,如此才能用好權(quán)力、干好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