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從去年開始,縣政協(xié)在新一屆政協(xié)委員中發(fā)起了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活動的倡議。一年多來,政協(xié)委員們積極響應號召,帶頭建設文明家庭,帶頭開展科學家教,帶頭傳承優(yōu)良家風,做好自己的同時也影響感染周圍身邊人,一大批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先進典型不斷涌現(xiàn)。近日,記者走進縣實驗中學,深入了解這次的主人公李玉玲。
隨著響亮的上課鈴聲,縣實驗中學初三一班的英語課開始了。
流利的口語,生動的講解,這位在講臺上的老師就是李玉玲,馬集鎮(zhèn)婁集村人,從98年參加工作以來,至今已經(jīng)20個年頭了。從教20余年,她始終不忘初心,堅持勤奮學習、忠于職守,以一顆對祖國教育事業(yè)的赤子之心在工作中任勞任怨,踏實肯干,認真負責,深受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今年8月,李玉玲所在的縣少兒競技體育學校并入縣實驗中學,孩子們剛剛進入新的環(huán)境,多少有一些不適應,李玉玲便經(jīng)常與同學們交流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們對李玉玲也是打心眼兒里喜歡和親近。
在學校,李玉玲是好老師,在家里,她又是好媳婦、好女兒,工作再忙碌也沒有使李玉玲忽略家庭的重要性,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她便會回到農(nóng)村老家,探望父母、公婆。
李玉玲的婆婆家住胡官屯鎮(zhèn)富足店村,自從幾年前公公去世后,婆婆精神支柱一下子塌了,整天悶悶不樂,茶飯不思。作為兒媳婦的李玉玲從此開啟了城里鄉(xiāng)下兩頭跑的模式。周一到周五,她上班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一到周末就回老家看望婆婆,為老人打掃衛(wèi)生,陪老人聊聊天,婆媳二人相處其樂融融。婆婆的精神也越來越好,笑容也漸漸的掛在臉上。走進富足店村,提起兒媳婦李玉玲,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婆家是個好媳婦,娘家也是個好女兒。李玉玲兄妹兩個,因為哥嫂在外地工作,她這‘小棉襖’也就格外暖和了。每隔幾天,都不忘給老人打個電話,嘮嘮家常,問問冷暖。老爸喜歡吃水餃,她都是借晚上時間,變換各種餡料,包好了,凍冰箱里,周日給老爸老媽送回家。在她看來,老人晚年的健康快樂,就是她最大的福氣。 ”婆婆孔凡蘭說。
李玉玲對記者說:“咱做兒女的,也不圖老人能幫咱多少忙,只要回到家,看到他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我們這些當兒女的就很知足、很高興了,工作也更踏實了。 ”
李玉玲的丈夫張紅清也是一名人民教師,在生活中兩人相互照顧,在工作上他們彼此支持,這次丈夫去重慶支教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需要李玉玲自己操持,因為擔心她一個人太操勞,丈夫在最初報名時也是猶豫再三,但李玉玲卻堅決的支持丈夫的工作,獨自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生活。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李玉玲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家人的關心照顧,如春風細雨般感染著兒子,在她的帶動熏陶之下,兒子越來越懂事。
在生活上,兒子張云凱都是獨立完成自己的內(nèi)務,打掃衛(wèi)生、整理床鋪,這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從來不讓爸媽幫忙,令李玉玲感動的是兒子還時不時的給她洗洗腳,揉揉肩??粗⒗献鹩H的家風在兒子身上傳承下去,李玉玲也是無比開心。
“家庭是船,事業(yè)是帆,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 ”這一信念促使李玉玲構(gòu)建了特有的五加二生活模式,愛崗敬業(yè)的同時盡己所能的照顧家庭,盡到了一個女兒、兒媳、妻子、母親的職責,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營造出溫馨和美的良好家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凝聚家風正能量,傳播人間真善美。 ”李玉玲對記者說。
特約記者 張皓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