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慶云縣渤海路街道李云曲村村民宋金國委托慶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將一幅《駿馬奔騰》十字繡送給了山東福灃紅磡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張江。這幅十字繡作品,他繡了兩個多月。
前不久,張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志愿者轉(zhuǎn)發(fā)的一則幫助殘疾人宋金國賣十字繡的消息,他聯(lián)系志愿者花8000元購買了一幅人物繡品。“這個繡品我賣2000元,可好心人非要拿8000元買。我知道人家這是幫助我、鼓勵我,我就再繡一幅送給他,表示感謝?!彼谓饑f。
宋金國今年54歲,11年前患上了腰椎疾病,下半身癱瘓,喪失了勞動能力,妻子也離他而去,留下他和兒子相依為命。2016年,宋金國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慶云縣殘聯(lián)幫他家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定期發(fā)放殘疾人兩項補貼。2017年5月,慶云縣啟動“三幫一”扶貧助學(xué)行動,宋金國的兒子成為首批幫扶對象。但宋金國并不想只靠救濟過日子,“我雖然腿部殘疾了,但眼睛和手依舊靈活?!彼壬死C十字繡賺錢的想法。從來沒拿過針線的宋金國,日夜在家練習(xí),手指頭被繡針扎了個遍,眼睛遇光就流淚,頸椎累得生疼。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很快繡成了兩幅作品,分別是長2.47米的《八駿圖》和長2米的《家和萬事興》。宋金國滿心歡喜,原以為賣出這兩幅作品,可以給兒子上學(xué)添些生活費,沒想到卻無人問津。村里的扶貧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幫他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則愛心售賣的信息,4天后,兩幅作品被網(wǎng)友高價買走。
“我知道,很多網(wǎng)友愿意買我的作品,都是出于好心,但我一定要不斷提高技藝,拿出更好的作品,讓好心人覺得物有所值。”宋金國說。隨后的兩年,宋金國通過繡十字繡掙了3萬多元。通過扶貧政策幫扶和賣十字繡所得,宋金國一家早已順利摘掉了“貧困帽”。
在宋金國家中墻上貼著一張扶貧明白紙,他細算了一下:土地流轉(zhuǎn)收入2800余元,低保收入5800余元,殘疾人生活補貼1200元,殘疾人護理補貼960元,扶貧項目收益2000元,一系列補貼加起來每年有1.276萬元收入。
“盡管國家的扶貧政策好,但我們不能只等著國家救濟,我身體有殘疾,但我思想不殘疾,我一定得想辦法靠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宋金國說,只有這樣,生活才更有滋味。
□本報記者徐冬曉本報通訊員王潔令紀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