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龍山文化發(fā)祥地之一,雖無崇山峻嶺之奇,枕石漱流之幽,卻也坦坦蕩蕩為齊魯之沃野,歷朝歷代信息通達、文事興旺。李超來正是禹城人,有山東男子漢的樸實敦厚兼有江南人的儒雅謙和。1981年,李超來考入山東工藝美院,有幸受到韓慶生、楊耀、郭志光諸教授悉心指導,對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其好學勤勉,樂此而不疲,于書畫之道便有了驕人的成績。
李超來現(xiàn)為禹城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美協(xié)山東分會會員、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中華東岳書畫院副秘書長。集譽一身卻不失瀟灑清逸,溫文爾雅卻不失仁義豪氣,執(zhí)著而深沉的個性、豁達而爽直的胸襟使其在朋友圈里有著很高的影響力,是出了名的好人緣。
李超來作畫,酒酣胸膽開張之際,神與物會,心手相應,于尺幅之上盡情揮灑,一任流水飄乎,云山彌漫,絕無謹小慎微、縮手縮腳。然而,他的漫心墨戲又并非一味的放縱,一筆一墨、一樹一石,發(fā)而皆中節(jié),揮灑自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奇中寓正,真力內(nèi)斂,絕無狂妄無理,率爾出之的江湖習氣。
寫者,心畫也,意者,情趣也。李超來就是用精確簡練的筆墨賦予繪畫內(nèi)容豐富的聯(lián)想,寫出畫家心靈深處的感受,具備了高度提煉的行神兼?zhèn)?,筆簡意繁……就那么一揮而就,不單狀物而且寫心,畫家的氣質(zhì)、修養(yǎng)、境界、全在那一揮之中完成。所以我們在李超來的畫中看不到一絲的做作。畫如語言,言多必煩,言碎則亂,營造單純的繪畫語言,不搞拼湊,做到畫面清新、簡潔、雅逸、此乃李超來山水畫之精髓所在!還有他的花鳥畫,如詩,如曲,是那么的自然、流暢、率真、愜意……繪事不難于象形,而難于得意,然花鳥畫對造型、結(jié)構(gòu)、筆墨的把握做到如此精準并非易事,須下大工夫錘煉才能得其秘奧。李超來的作品有份量,有質(zhì)感,下筆無滯,重若崩云,輕如蟬翼,環(huán)轉(zhuǎn)有致,一只筆在他的手中猶如劍客之鋼鋒,剛?cè)嵯酀?,變幻莫測,又象音樂家在彈奏樂曲,高、低、緩、急…… 錯落有致,表現(xiàn)之深刻欣然見與筆端。繪事之妙,貴在書寫性靈,心手相忘,或有法,或無法,有法非也,無法非也,終于無法更非也。李超來繪畫追求練筆、練指、練墨、練水,四者諳熟,作畫意在氣勢奪人,精神貫通,一氣呵成,意境迥然……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后卻書書不得……
作為一位藝術家,學識積累、文化修養(yǎng)是其最根本的功夫。幾十年來,他藝海游龍廣泛涉獵,對繪畫、書法、攝影、戲劇、詩詞等藝術皆有研究,這些看似與繪畫藝術無多大關系的字外畫外功夫,實則與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有著難以分離的關系,縱觀古今大家無不如是。所謂“形從手出”、“韻自心來”即是此道理。李超來注重在內(nèi)容與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上尋求自己的藝術世界,強調(diào)“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藝術觀,追求“禮樂并重”、“仁樂合一”、“盡善盡美”的藝術境界,無論是山水畫、花鳥畫還是人物畫,他都注重人文精神的著意表現(xiàn),在強調(diào)作品形式感的同時,把握作品的整體氣勢,氣韻生動,栩栩如生。如他畫石一波三折數(shù)筆而成,形成拔地擎天之勢。他畫墨竹、藤蘿等物,“突出密不透風”的表現(xiàn)形式,畫梅、蘭、竹、菊等傳統(tǒng)題材,草木華滋,筆墨簡潔。他畫荷花,澄凈思致,筆墨酣暢淋漓。對山水畫作的掌握當源于和山水精神的契合,水墨畫多以濃重筆墨勾皴,加之潑墨潑彩,用筆大膽,耳目一新。他還喜歡在畫面上長篇題字,疏密錯落有致,顯示了良好的筆墨技巧和書法功力。可以說每一幅作品都讓觀者深切體會到那種“高古、靈動、清雅、醒豁”,也可以說每一幅作品都流露著李超來的一種向往和追求……
清代沈宗騫有云:“筆格高下,亦如人品……”畫如其人,人畫合一,畫有情,故能感人,畫有氣,故能怡人。所謂有情有氣者,李超來的作品自足當之。
在叩擊藝術圣殿之門的跋涉中,我看到李超來是自信而堅定的……
□劉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