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三試定稿
“寫《千字文》最大的感受就是累,但我也很享受這個過程?!?月中旬,姜勇開始著手書寫《千字文》?!肚ё治摹分袩o重字,為了將每一個字核對準確,他又把自己埋進了“書堆”。查詢中,姜勇遇到了一個“難題”,《千字文》中有些字是甲骨文里沒有的。無奈之下,他只好用同樣“歷史悠久”的“金文”和“大篆”代替甲骨文書寫了127個字。
事實上,最后成卷的甲骨文版《千字文》是姜勇第三次書寫的結果。甲骨文原本是刻于獸骨、龜甲上的文字符號,運筆時就要帶有獨特的鑿刻感,這對寫慣了毛筆書法的人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此外,甲骨文最早是“以刀為筆”,書寫時為保持下筆用力均勻,必須要提著氣。正因如此,寫甲骨文也算是個“力氣活”。姜勇開始寫《千字文》時正值8月下旬,天氣雖不熱,但他仍寫得汗流浹背。第一次書寫到一半,姜勇提筆時,一滴汗正砸落在紙卷上,雖覺惋惜,但他還是決定棄紙重寫。沒想到第二次要收尾時,“滴汗事件”再次發(fā)生。第三次,姜勇干脆用毛巾包住了頭,才得以順利完成《千字文》。至此,他總計已經(jīng)寫“禿”了三支毛筆。
正是因為“追求完美”,姜勇的20米甲骨文《千字文》長卷才匠心獨具、古樸工整。一位在德州書畫界頗有名氣的專家看了姜勇的《千字文》后,也不由贊嘆“太好了!”,稱他的甲骨文書法和《千字文》為德州書法界寫下了新的篇章。
“他書房的燈總是忘記關”
《千字文》長卷的問世并不偶然,作為姜勇生命的一部分,他希望書法能得以傳承。
姜勇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成長期正值特殊年代。他與同齡人不同,從不愛出風頭,只是悶在家中獨自抄寫、辨識報紙上的文字。后來,他考入了山東大學中文系??梢哉f,姜勇自青少年時期就與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世紀90年代,姜勇在出席一次會議時,看到一位書法老前輩正在為會議題字。當看到凝聚著精氣神的一幅字被“一氣呵成”時,他便為書法的獨特魅力所折服了。“初識書法,就覺得它是我的一個老朋友?!苯屡c書法有“相見恨晚”之感,為彌補之前“遺失”的感情,他廢寢忘食,甚至有時會因半夜突發(fā)靈感而重返書房練習書法。以至于他的鄰居覺得“他書房的燈總是忘記關”。
如今,姜勇的字獨創(chuàng)一格,書法上已小有成就。多年書墨的浸染,也讓他對中華文化有了獨特的責任感和危機感,“用毛筆書寫甲骨文長卷”的想法正是源于這樣的情感?!爸挥杏妹P寫出來的字才是漢字,運筆的一呼一吸間,中華文化才有了傳承?!苯抡f。
□記者 陳卓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