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萍(中)與本報記者合影
個人簡歷
張慧萍,齊河縣人,齊魯周刊社社長、總編輯。1999年創(chuàng)辦《齊魯周刊》,在辦刊思路上,先后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先以“批判、建設性”見長,發(fā)表了一系列引起強烈反響的報道,如《誰拋棄了濟南》、《三峽大移民》等,獲得了廣泛的公信力和美譽度;后以“厚重、文化味”為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策劃專題,如《進城第一代》、《七七級畢業(yè)二十年》等,提升了品牌價值,創(chuàng)造了話語權,形成周刊獨特的文化積淀;2005年以來,以“關注主流人群,關注精英人物”為理念,挖掘、報道了時政、文化、財富、娛樂等領域的熱點人物,山東第一人物周刊深入人心。
濟南貢院墻根街,一條長約400米的小巷,北接大明湖,東臨文廟,西靠省政府。想當年,來自全省的秀才們,拜過文廟后便來到這里排隊等待進入考場??婆e廢除后,這附近相繼建成濟南府中學堂、省立第一實驗小學、省立一中等,可謂文化一條街。而到了新千年前夕,這里又被貼上一個新的文化標簽——《齊魯周刊》。
前幾日,記者來到這里時,張慧萍正敲打著鍵盤,專注而用力,她在為《齊魯周刊》15周歲生日寫賀詞。15年前,她也是這樣專注而用力地,不過是用紙和筆,寫下創(chuàng)刊詞《覺醒與頓悟,相約九九》,宣布了《齊魯周刊》的誕生。
這些年來,《齊魯周刊》有過幾次定位的調整,內容與版式也在變化,而有些東西,卻好像未曾變過。如質疑批判、本色獨行的性格氣質——這是張慧萍為其注入的基因。在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張慧萍藏在鏡片后的眼神如刀片,語速飛快,伴隨著“不是這么回事”、“這不一樣”等詞句,讓記者分享了她的故事與觀點。
“我的人生在逆生長”
在齊河縣城東北的表白寺鎮(zhèn),有個張舉人村,因村中曾有24人中舉而得名,張慧萍就在這里長大。這是個地道的文化村,在張慧萍的記憶中,村里打算盤打得好的,毛筆字寫得漂亮的,文章寫得文縐縐的人比比皆是。然而,這種熏陶并沒有持續(xù)太久。到了張慧萍上小學時文革便開始了;到她讀中學時,“學工學農(nóng)”風潮興起。這不是一個適合學習的時代,村中的文化氛圍不再,學校教育更是被摧殘割裂。對此張慧萍體會頗深,后來總結出“文革最差勁的地方,就在于它切斷了我們民族的文脈”。
不過對張慧萍個人來說,破壞之外,文革還是給了她一些“補償”:這期間,一些名師被“發(fā)配”到這里,如來自清華的宋高嶺、來自北大的朱天娟、后來成為齊河一中校長的王景良等——這是她的第一批啟蒙恩師。
打那個時候起,張慧萍就是一個“不一樣”的人。
一般小學生寫作文,母親都被概括以勤勞,父親都被概括以樸實,而她卻不提這兩個詞,只是去寫父母親做的事兒,勤勞樸實與否,讀過的人說了算。這種“不正?!钡膶懛ǚ炊玫搅斯膭?,朱天娟老師經(jīng)常把她的文章定為范文,王景良老師則將每一期 《解放軍文藝》拿給她讀——這是當時唯一能見到的文學報刊,這個習慣甚至持續(xù)到張慧萍離開齊河后。
中學畢業(yè),考大學無門,安排工作卻又遇到 “農(nóng)村戶口”這個攔路虎,無奈之下,張慧萍只好回到老家干起農(nóng)活。但這絕不是張慧萍想要的生活。于是,在無數(shù)個難眠之夜,她趴在一張老榆木長條桌上,鋪開一張張用鐮刀割開的粉連紙 “爬格子”。寫完之后到處郵寄,常常是一篇剛寄走,那一篇就被退回來,但她仍然相信,回應一定就在不遠處。
她的努力最終收到了回報。一天,張慧萍收到了來自齊河縣文化館的信,信中說:“館長要見見你。 ”
這封信中的每一個字,都被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經(jīng)過做夢都笑醒的一夜后,她騎著借來的破自行車趕到縣文化館。而后,她被安排在圖書整理的崗位上,每月能拿到16塊錢。那年,她剛剛16歲。
后來張慧萍才知道,當時在文化館這幢全縣城最漂亮的建筑里集結了全縣文化藝術領域最好的人才,包括后來成為山東省美術館高級美術師的劉德潤和中國國學學會副理事長汪壯等。
然而就在這個“桃花源”中,人還是被分開了“等級”——正式干部與臨時工,張慧萍就是一名臨時工,阻礙她的還是農(nóng)村戶口。后來張慧萍曾想過去當兵,但又被一紙戶口擋在了門外。 30年后,張慧萍寫下了一篇《戶口,你這個王八蛋》的文章來記述這段歲月。
不過,當時的她還顧不上指責戶口,只是開始明白,打開未來的鑰匙只有一個詞: “自我奮斗”。
所幸,整理圖書的工作給她提供了便利,在這里,她與《茶花女》、《約翰·克里斯朵夫》等被稱為 “禁書”的名著相遇。此前,外國文學作品她只看過《安徒生童話》與《格林童話》,是同村在外地工作的人帶回來的,兩本童話曾讓她迷得不吃不睡。而此時,她更是拿起任何一本書都舍不得放下,經(jīng)常躲在角落里一看就是大半天,只覺得書就是她的整個世界。
不知不覺中,這些書滋補了她的青春年華,也在悄悄改變著她的命運。文化站有一本油印雜志《齊河文藝》,館長見張慧萍文學功底扎實,就讓她協(xié)辦,后來她又唱起了主角。辦雜志的同時,張慧萍又重拾起“爬格子”的愛好。 1978年,她創(chuàng)作的組詩《歡騰的黃河渡口》發(fā)表在文革后復刊的首期《山東文學》上,德州地區(qū)文化局局長王成山看到這組詩后,將她調到了文化局創(chuàng)作室?!爱敃r也沒覺得去地區(qū)跟留在縣里會有多大區(qū)別,只是單純地覺得即使做臨時工也要做更高一級的。 ”
于是,張慧萍如愿從一名縣級臨時工“升級”為地區(qū)級臨時工。不過到德州半年后,通過地區(qū)文化系統(tǒng)人才選拔,張慧萍才甩掉了多次“拖后腿”的農(nóng)村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