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
“百善孝為先,這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孝敬和回報老人,要心懷善良,為下一代做出榜樣。 ”李俊嶺說,“這樣我們的小家才會越來越好。 ”
51歲的李俊嶺,家住袁橋鎮(zhèn)小劉村。上中學時,李俊嶺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獨自將兄妹三人拉扯大。母親的辛苦他看在眼里,暗下決心,長大后一定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然而2004年,李母不幸患上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李俊嶺堅守自己當初許下的諾言,將母親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了讓母親過得舒服一些,他給母親收拾出南向最舒適的房間,自己和妻子住在隔壁。晚上睡覺時,兩個屋子從不關門,這樣母親有事喊一聲,他們就能第一時間聽到。妻子還給母親縫制了好幾床被子,幾乎每隔幾天就要替換、拆洗。
母親患病期間長時間臥床,為防止母親長褥瘡,李俊嶺時常為老人翻身、按摩、擦洗;老人吃飯不方便,他就一勺勺喂,從不嫌麻煩;老人身下墊的尿布,他怕機洗不干凈,始終堅持手洗?;疾∫詠?,母親每天都是干干凈凈的。就這樣,李俊嶺的母親度過了人生的最后7年?!岸颊f久病床前無孝子,可看看他們家,我們就不這么覺得了。”提到李俊嶺一家,鄰居都對他細心伺候母親的行為表示敬佩。
還沒有從母親去世的痛苦中走出來,李俊嶺的叔叔也患上了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叔叔獨自一人生活,沒有什么積蓄,也無兒無女,照顧叔叔的重任也落在了李俊嶺肩上。
叔叔患病后情緒不穩(wěn)定,經(jīng)常發(fā)脾氣,李俊嶺從不計較,不頂撞他,什么事都哄著他、順著他,還經(jīng)常耐心地和他聊天說話,一起聽廣播、看電視,緩解叔叔的負面情緒,盡最大努力讓老人每天都開開心心?!笆迨迥軌蚋惺艿轿覀兺磔叺囊黄⑿模30l(fā)完脾氣后,會像個孩子一樣不好意思。這時候,我們就寬慰他,說個笑話給他,一家人又變得其樂融融。 ”李俊嶺常說,血濃于水,叔叔是他的親人、是長輩,照顧叔叔是他的義務,他應該做而且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