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活躍的建筑公司文工隊
當年城隍廟大殿,也曾用做演出場所
上世紀80年代重建的文化宮俱樂部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
我國正式的演出場所,宋元時代是勾欄,在清代則是戲園子,非正式的還有茶坊、酒肆、寺廟等。明清以來的德州,隨著工商業(yè)的繁榮,城市的擴大,特別是市民階層的興起,娛樂業(yè)發(fā)展很快,但在演出場地方面始終沒有大的突破。
席棚底下出了個“爆棚馮”
沒有固定的娛樂場所的德州城里,曲藝團體和藝人來演出,就在廣場、空地臨時搭建戲臺演出,好一點的,就是席棚里面了。
席棚演出,最早出現(xiàn)在德州藥王廟廟會,地址在今天新湖風景區(qū)假山處。每年農(nóng)歷4月28日(這天是藥王孫思邈的生日)開始,廟會最長可持續(xù)半個月,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席棚,變魔術的、唱大戲的、拉洋片的,叫賣聲、吆喝聲不絕于耳。北廠大王廟每年漕運行船前,船家們會集資請班子唱大戲,一唱就是三五天。運河上碼頭、火神廟等地,每年封河停船的時候,也是戲曲演出最活躍的時候。
建于明永樂九年(1411年)的德州城隍廟戲場子最多。城隍廟會每年兩屆,一屆從農(nóng)歷臘月初一開始,一屆從農(nóng)歷5月28日開始,會址在現(xiàn)在銀座商城的位置。光緒六年(1880年),城隍廟正殿東側搭起了專供劇團長期演出的席棚,著名男旦銀白桃在席棚演出皮黃,一連十場,開德州京劇演出之先河。此后,楊家墳、大教場、南關帝廟等地先后也搭建起了長期的席棚,專唱京劇。當時活躍在德州的戲班子主要有山西的復盛社、雙魁社、德義社;邱縣的四喜、連升、喜慶、萬慶、鴻慶班;安徽的同慶、萬慶、福慶、泰和班。
當年的戲曲班社一般分為職業(yè)班社、家班和宮廷戲班三類。明清之際的德州戲曲舞臺上,各地商人請來的家班成為一支非?;钴S的演出力量。家班是指由私人置辦,主要用于娛樂消遣的戲曲演出團體。當時戲曲演出團體的社會地位較低,因此大多數(shù)沒有被記錄下來。當年德州還出現(xiàn)了一個“爆棚馮”,每當他演出時,喝彩聲不斷,氣氛熱烈,席棚總會被擠壞,因此,演出票價也最貴?!肚灏揞愨n》中記載:馮沛,字云生,山東德州人,順治辛卯(1651)舉于鄉(xiāng),性豪侈,晝引賓客,夜則燃燭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也。
清康熙年進士馮廷櫆曾作詩描繪當時席棚劇場的火爆:“柴市東頭古道場,乘春兒女競焚香,茶坊酒肆蘆棚下,高歌吳歈賽藥王”。
這種演出形式,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50年代,當時,城里的物資交流大會和鄉(xiāng)村的集市上,都能見到演出戲曲的席棚。
最早的國民大戲院能坐600人
德州戲場多,但演出條件簡陋,一直到1930年,城隍廟東大殿改建為“國民大戲院”,可容納600人。門口向西,門房是售票處,舞臺坐西向東,上懸“陽春白雪”牌匾,前排設有雅座,樓上設有包廂。那時候的票價約為雅座三毛,包廂一塊二,最便宜的廊座一毛五,小香水、銀達子等名角都在這里唱過戲。
1933年,德州駐軍74師師長李漢章在德縣進德分會興建了“移風社”,建筑面積800平米,高兩層,磚墻、木架、白皮頂棚,設有1000人的聯(lián)椅座位,專演國劇。 1937年,德州淪陷后,商會出面邀請徐碌、劉雅軒、張玉林、孫長河經(jīng)營該戲院,后侵華日軍強行接管德州商行,經(jīng)理換成日本人,改名為“日新戲院”,稍后,趙玉橋接管,改名為“新民大戲院”。在日本人統(tǒng)治時期,孫長河曾在城隍廟西側搭建起席棚堅持演出,直到德州解放。著名京劇演員李和曾初來德州的時候,就在這里演出。解放后,1946年10月,改名為“新中國劇場”,一直用到1953年。
解放初建成“人民劇場”
1952年,市里投資14萬元,在南門口(今解放路新華書店對面)建設了解放后第一個最大規(guī)模的公共建筑——“人民劇場”。劇場占地面積4000平米,寬25米,長40米,磚木結構,高兩層,設有聯(lián)椅座位1800個。 1953年5月3日,共和京劇團著名京劇演員趙松橋在這里進行了首場演出。 1982年3月,改名為“德州市人民影劇院”,9月13日,放映了第一場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