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鄉(xiāng)張牌莊是魯西北的一個小村莊?,F如今,從高空向下俯視,家鄉(xiāng)的柏油路像一張縱橫交錯的蜘蛛網,把綠樹掩映的村莊、綠海深處的家庭農場和高樓聳立、工廠密集、初具城市規(guī)模的鄉(xiāng)鎮(zhèn)連在一起。沿著津浦鐵路向西北延伸的104國道,是它的大動脈,人流物流繁忙穿梭。這條大動脈的分支村村通,連著周圍幾十個村莊。像人的機體,各種車輛日夜川流不息地在血管里來回流淌。公交車開到家門口,趕集進城抬腿就走,一會兒就到,刮風下雨暢通無阻。家鄉(xiāng)離世界各地的距離縮短了,與城市的差別變小了,昔日沉悶閉塞的鄉(xiāng)村像匹奮力馳騁的駿馬,朝氣蓬勃地活躍起來??吹竭@一切,上了歲數的人怎不會感慨萬千!
??? 四十年前,德州北郊村與村之間全是土路。大道沒有三米寬,并排錯不開兩輛大車。有車從對面走來,只好往莊稼地里躲,軋壞莊稼。羊腸小路穿過農田,多半是人們貪近、趁種田人不在偷偷踩出來的。大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車身顛簸,軸箍碾得咯咯噔噔。看不好道路或遇上險惡道路處理不當,翻車傷人是常有的事。多雨時節(jié),洼處積水,不知深淺,繞不過去硬走,陷入污泥后,越活動陷得越深。冬春天旱少雨,軋出一拃多厚的塵土,大風吹來,漫天飛揚,看不清面目,辨不出南北。104國道的前身是出德州至京城的官道,與其他道路的區(qū)別是能并非走開兩輛大車。盡管出京上衛(wèi)(天津)的車輛不斷,同樣是一條土路。干旱時節(jié)塵土如狼煙滾滾,遇上大雨,常常有些外地的大車十天半月地在村里滯留。
??? 村外的路難走,村里的大街小巷又是咋樣呢?平日磕磕絆絆,夜里彳亍難行。下雨出不了門,出門找不到道。不穿膠鞋雨靴泡濕腳丫,蹅進泥里拔不出腿來。俺村趙山爺爺眼神不好。有年8月大雨后,他往代銷點買紙煙。出巷口邁水洼在大街上滑倒,子女得知把他抬回家,他右小腿骨折臥床三個月。
??? 小時候趕集上街步行,張牌莊離德州市區(qū)二十多華里,好天好地走三個多小時,來來回回差不多一天的時間。因為上趟街不容易,俺村的李七奶奶活到八十多,一輩子沒到過德州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我的一個堂哥說成了后小屯村的媳婦,結婚那天趕上下雨。道路泥濘,鐵道東護路溝漲水,抬新人的花轎繞道,離岳父家六里地,來回走了七個多小時。幫忙的鄉(xiāng)親淋成落水雞,嫂子下了轎凍得渾身發(fā)抖,十二點以前舉行的儀式拖到下午三點。
??? 家鄉(xiāng)沒有脫貧時,溫飽保不住,大規(guī)模修路沒有條件。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政府組織與河北聯合,沿線百十個村集體出工,把靠津浦鐵路的官道填高,修成十二三米寬的土公路。銜接這條主干道,各村修路,改善出行。1974年,俺村的村民每戶湊40元錢,把村里一條主要大街鋪上最低級的柏油路。家鄉(xiāng)的路開始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改革開放以后。短短幾年,寬敞的104國道建成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通向各村的土路逐步硬化,漸漸地全軋上瀝青。2016年,二屯鎮(zhèn)政府對轄內道路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升級改造,家鄉(xiāng)的路才有了今天的四通八達。道路的改善帶動交通工具提高,電動車摩托車電三輪逐漸代替了自行車,如今家鄉(xiāng)的農戶三分之一買上汽車,開汽車到德州市區(qū)只用20分鐘。
??? 家鄉(xiāng)道路的變化使人振奮,讓我們看到祖國的興旺與美好未來。
??? 張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