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結(jié)構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經(jīng)常使用的連接工藝,在無需任何輔助工具的情況下,即可使萬千廣廈歷經(jīng)朝代更迭而屹立不倒。在善于使用工具的當今,這種傳統(tǒng)工藝早已鮮有人知曉,但在臨邑縣后倉村村民張運才的手中,卻煥發(fā)出全新的生命。
勇于創(chuàng)新 平凡中煥發(fā)光彩
“慧眼觀材不恃高,精心作榫卯絲牢”。用這句話總結(jié)張運才40年的退休生活再確切不過了,4月17日,記者走進他簡陋的矮屋時,86歲的張運才正因感冒打著點滴,粗糙的手背上根根骨頭清晰可見,五個指節(jié)也因長期制作燈籠而嚴重變形,并不斷地抖動著,他告訴記者,這雙手如今抖得厲害,已經(jīng)很難再做燈籠了。
最初發(fā)現(xiàn)榫卯結(jié)構奧秘的是張運才的爺爺,他用搭建出的簡單框架糊成紙燈籠哄孩子開心。后來,張運才又時常看父親制作,但從未真正學過。1978年,他于機械廠退休,閑來無事間便拾起了地上的高粱秸稈模仿著父親將多根進行連接,沒想到竟然成功了。再三琢磨后,張運才在父輩的基礎上將結(jié)構加固并制作成更加新穎別致的形狀,從觀音閣到東方明珠,只要是世上成形的東西他看一眼便能做出來。因其一榫一卯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遂取名為“扣燈籠”。
手藝無價 40年來未售一件
眼看燈籠越做越大,不少愿花高價購買的人主動登門卻都被張運才回絕了?!斑@手藝是無價的,我賣了就給它定了價,我不愿意?!睆堖\才說。也因為他如此看重這門手藝,40年來從未收過一個徒弟。張運才說,人們把事情做好了,就難免開始偷工減料,他不愿意讓自己引以為豪的手藝因牟利壞了名聲??伤膊慌聞e人來學,因為嘗試30次才可能成功一次的事,一般人是學不會的。
原來,扣燈籠的核心構件是“六柱鎖扣”,由六根秸稈榫卯相接,鎖扣而成。不用釘膠、針線,僅依賴秸稈的咬合,時間越久越牢固。雖然這秸稈是俯拾皆是的取材,但要保證粗細均為8毫米,而且開榫的位置、寬窄也要嚴格一致。制作一個燈籠,需要在一根秸稈上連續(xù)完成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鎖扣,其中只要有一個是歪的都會導致整體失敗,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砥礪傳承 分享藝術真諦與樂趣 讀建筑學的張爽因在爺爺生病時曾承擔照顧衣食起居的任務,卻意外憑借夜以繼日的鉆研入了門。據(jù)她介紹,由于工藝復雜,一個普通的六角燈籠雖然只有2斤多重,但至少需要5斤的秸稈原料。其中耗費的精力,更是一言難盡。
因自幼跟隨張運才長大,在張爽的記憶中爺爺總愛“撿破爛”,家人扔了的東西總被他撿回來重新打磨,那秸稈更是田間地頭最沒用的東西,燒火做飯尚且勉強,卻沒想到爺爺能以此參悟出智慧。張爽說,她的爺爺是村里“一怪”,明明從未有人催促卻時?!摆s工”到凌晨三點,花費數(shù)月完成了卻又不賣。
如今,作為扣燈籠的傳承人,張爽終于悟出了其中的真諦:世上沒有無用的東西,萬物都有生命也有創(chuàng)造偉大的潛力。2017年,在她的申報下,扣燈籠正式入選德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使這門出自田間地頭的藝術終于現(xiàn)身公眾視野。“我會做一名美術老師,與學生分享這門手藝的樂趣,也與他們分享爺爺?shù)娜松腔?。”張爽說。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 攝影 王澤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