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竹竿巷與蕭田兩大仕宦家族的中興
張明福 祁志忠
大運河文化帶上的城市,幾乎都有“竹竿巷”,它是沿運河城市形成的專門生產(chǎn)銷售南方竹制品的市場。與其他地方相比,德州竹竿巷有一大特點:它是因居住在這里的蕭田兩大仕宦家族而出名的。這條長僅百米、寬兩米的小巷子,于清初不足百年的時間內(nèi)考出進士5人和拔貢1人,官職最高的做到右侍郎;這里也是詩人與道德表率的富產(chǎn)地,既有知名全國的兩名大詩人,又有聞名全國的兩名女慈表率,其中田張氏甚至占據(jù)了《清史稿·烈女傳》第一;康熙皇帝南巡來到德州,曾將親書的條幅送與這里心愛的三位致仕大臣;身為丞相之職的陳廷敬曾為這里的兩位母親撰文;詩壇盟主王漁洋在這條巷子里不僅有鄉(xiāng)試和會試同年,而且還有學(xué)詩的高徒。更有甚者,盧見曾直接將它與南京烏衣巷相提并論。
德州竹竿巷的古與今
德州竹竿巷原址位于德城區(qū)迎賓路中部路西,巷子口不足4米,巷中有四五十戶人家,向里走錯落有致,幽深靜謐。本世紀之初,很多人家門楣上還留有五十多年前的藍色搪瓷門牌。巷子西口不足一米,過了這窄狹處便豁然開朗,現(xiàn)一片大水塘,德州人俗稱“海子”,實際是運河西遷時留下的老河道。海子的西岸便是京滬鐵路。竹竿巷西口北面,是著名的董子讀書臺和柳湖書院的遺址。
竹竿巷的出現(xiàn)與衰落,是與城區(qū)段運河不斷挑直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的出現(xiàn)可追溯到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的運河第二次取直,“移河西流折而北,又折而東,筑回龍壩”,致使德州“浮橋西移,改東西為南北”,“每遇漕船帶貨發(fā)賣,遂成市廛”。明末清初,南方貨船運來的竹竿和竹制品在這里卸貨,形成竹貨碼頭,經(jīng)營竹貨的商人和竹編手工業(yè)戶居住在這里,繁華的竹貨市場和貨場在這里形成巷子,后起名“竹竿巷”。
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城區(qū)段運河第四次挑直,“改御河繞上碼頭村西至月河”,即運河不再經(jīng)過竹竿巷,此處市場開始衰落,中間興盛共計125年。
據(jù)1984年德州市地名辦公室編印的《山東省德州市地名志》介紹,它“位于豐華街道辦事處轄區(qū)西部,北起迎賓路,南止老舊河,南北走向,長101米,寬2米,土路面,門牌1~52號,屬工農(nóng)街居民委員會”。1997年《德州市志》也載:“萬歷四十年(1612年)御河西徙浮橋,立大小竹竿巷,每遇漕船帶貨發(fā)賣,遂城市廛’。得名竹竿巷。1946年德州解放后并入三聯(lián)街。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工農(nóng)街’。1981年經(jīng)德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復(fù)名‘竹竿巷。’屬居民區(qū),磚瓦平房”。
明末避戰(zhàn)亂遷居此地的蕭田兩家
德州竹竿巷形成后不久,明王朝的危機到來。蕭田兩個文化世家就在此時陸續(xù)遷來了。萬歷后期,位于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建立后金政權(quán),繼而改金為清,同時發(fā)動了對明王朝的開疆破土之戰(zhàn)。隨著關(guān)外大片領(lǐng)土的喪失,原住遼寧鐵嶺、已是祖孫三進士(蕭汝芳、蕭時彥、蕭時升)的蕭氏家族不得不于崇禎五年(1632年)遷入關(guān)內(nèi),始遷祖蕭時亨以鐵嶺衛(wèi)指揮僉事的身份寄俸德州衛(wèi)。由于蕭氏家族的人為官清廉家資并不雄厚,無法在地價昂貴的城內(nèi)購地置房,只得選中城外董子讀書臺下竹竿巷南端棲居。無獨有偶,原住德州南關(guān)也是進士之家的田氏家族后人田緒宗,由于一直在吳橋開辦私塾,面對清軍一次次入關(guān)搶劫,也于崇禎十五年(1642年)在竹竿巷南首買地一塊,建立起田氏新宅,與蕭家連舍而居。
清初社會的穩(wěn)定與科舉制的恢復(fù),使得蕭田兩姓的男人們能夠繼續(xù)沿著“詩書傳家”的老路前行。
清初竹竿巷考出的進士有:田緒宗,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官至浙江麗水縣知縣;田雯,田緒宗長子,康熙三年(1664年)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田需,田緒宗三子,康熙十八年(1679年)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蕭惟豫,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蕭炘,蕭惟豫曾孫,康熙六十年(1721年)進士,官至京都巡城御史。考出的拔貢生為田霡。
竹竿巷是詩人與文學(xué)家扎堆的地方。田緒宗之妻田張氏,著有《茹荼吟》1卷:田雯著有《古歡堂文集》12卷、《古歡堂詩集》15卷、《長河志籍考》10卷、《黔書》2卷、《幼學(xué)編》4卷、《詩傳全體備議》8卷;田需著有《水東草堂詩》1卷;田霡(田緒宗四子)有《鬲津草堂詩集》6卷;蕭惟豫著有《但吟草》4卷。
居住在竹竿巷的蕭田兩家和睦相處,成為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逸聞趣事。據(jù)蕭氏后人講,蕭惟豫與田緒宗為里居鄉(xiāng)鄰,也是田緒宗的及門弟子(也稱受業(yè)弟子),自孺子負笈(背著書箱)時授業(yè),一生與德州田氏過從甚密。田緒宗逝世后,蕭惟豫為之撰有《蓼菴田先生行狀》??滴跞辏?694年),經(jīng)蕭惟豫等德州后學(xué)上書諫請,田緒宗之父田實栗獲批入祀德州鄉(xiāng)賢祠??滴跞辏?697年)十月,蕭惟豫曾率眾于鄉(xiāng)賢祠祭拜田實栗。蕭惟豫與田雯結(jié)為親家,蕭惟豫的兒子蕭承沆娶田雯的第三女為妻??滴醵辏?684年)十一月,田雯被授湖廣、湖北督糧道與布政使司參議,蕭惟豫《送田雯》詩曰:“竹竿小巷比鄰居,況復(fù)髫年共讀書。須鬢于今成二老,文章當日足三余。”田雯退隱里居后,兩人的來往更加頻繁。田雯的《古歡堂集》中有多篇詩文記載兩人的交游。
蕭惟豫父子與布衣詩人田霡之間關(guān)系更是致密。田雯致仕后遷居“尊水園”,田需致仕后遷居“南上涯”,竹竿巷老宅由田霡所繼承。田霡在小院中筑起數(shù)帆亭后,蕭惟豫常來觀瞻。蕭惟豫搬到云莊后,居住此宅的是其三子、田雯女婿蕭承沆,蕭田兩家的關(guān)系可謂親上加親。
竹竿巷曾贏得眾多榮譽
1.康熙帝書贈三條幅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9月25日,皇帝第四次南巡視察河工,10月4日,經(jīng)永清、文安、河間、獻縣、景州至德州。5日,康熙駐蹕德州水官驛,9日,召見德州附近朝廷致仕官員,賜田雯皇帝御書“寒綠堂”匾額,賜蕭惟豫“御書臨子昂筆一幅”,賜田需“御書王維《白石灘》詩”一幅。
2.宰相為“三良母”動容
陳廷敬(1639年-1712年)曾先后擔任大清康熙帝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有“一代名相”之稱。他曾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為田雯母親撰寫《張?zhí)藗鳌?,為蕭惟豫母親撰《程太君墓志銘》。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田雯丁母憂在籍,請陳廷敬為其母撰寫《張?zhí)藗鳌罚ê髞砻駠胄蕖肚迨犯濉窌r,將田雯的母親排為列女傳第一)。時隔不久,蕭惟豫又請老友陳廷敬為去世14年之久的母親程氏撰寫墓志銘。
這一傳一銘的構(gòu)思與鋪陳,勾起了陳廷敬對親生母親張氏的懷念。張氏已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離開人世,享年59歲。正是受田雯、蕭惟豫為母作傳為銘的啟發(fā),陳廷敬越發(fā)覺得對不起自己的母親。所以在張夫人逝世20年后,陳廷敬請畫師為母親繪制了《陳廷敬母親畫像》,現(xiàn)為國家二級文物,藏在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博物館。
陳廷敬把田雯母親張氏、蕭惟豫母親程氏和自己的母親張氏,稱作“三良母”。他在《程太君墓志銘》中寫道:“(程太君)所居竹竿巷,與田中丞雯母居比鄰,二母以賢德相式好。田母之歿,中丞以書幣走千里,使不佞敬為傳記母軼事。今以侍讀君之請,而銘孺人。異日有傳列女如劉中壘其人乎?并吾母為三良,可無愧于詞矣!”
3.詩壇盟主密友聚集
清初詩壇盟主王漁洋(王士禛)是濟南府新城縣人,新城與德州同屬濟南府。王漁洋與德州竹竿巷也有多層關(guān)系。其一,田緒宗是王漁洋考舉人時的同年,故同在京城為官的田雯、田需以及布衣詩人田霡,一生都對王漁洋以叔侄相稱。其二,蕭惟豫又是王漁洋考進士時的同年,其交往一直未斷。其三,田霡還專門學(xué)詩王漁洋,后成為“神韻派”骨干。
王漁洋對田氏家族的詩歌水平非常贊賞,曾經(jīng)高度稱贊田雯母親田張氏的《茹荼吟》,對田雯的詩也是稱贊有加。田雯經(jīng)謝重輝介紹,學(xué)詩于王漁洋,又有師生情誼。但田雯詩學(xué)觀點的不同,后來有與王漁洋分庭抗禮的表現(xiàn)。田雯弟弟田霡、孫子田同之都是神韻說的骨干。王漁洋曾作《題田子益數(shù)帆亭》:“香茅結(jié)宇枕清冷,午夢初回驚遠汀。何似江南秋色好,數(shù)帆亭是落帆亭”。王漁洋讀罷田霡《春日雜詩之三》——“花事才經(jīng)眼,閑游到鬲津。柔蘭到野岸,淡墨上春鱗”,大為贊嘆:“淡墨上春鱗‘五字’,似不從人間來?!?/p>
4.與烏衣巷相提并論
素有“文壇宗匠”之稱的盧見曾,由于與自己岳丈蕭惟豫及恩師田霡的雙重關(guān)系,對竹竿巷了解最細,感情至深。
盧見曾曾寫過《竹竿巷》詩:“喬木交枝蔭水涯,蕭田連舍劇清華。竹竿也似烏衣巷,只剩尋常百姓家。”他將德州的竹竿巷與南京的烏衣巷相提并論,足見德州竹竿巷的地位之重要。
詩中同時也能透露出的這樣的信息:即盧見曾所在的乾隆中期,竹竿巷就已繁華不再,中興后的蕭田兩家再次陷入沉寂。其中的原因正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城區(qū)運河段的第四次挑直,河道不再經(jīng)過竹竿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