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時期,德州區(qū)域文化處于空前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時期,詩人、學者大量涌現(xiàn)。其中有7位女性在詩壇上熠熠生輝。她們沖破封建傳統(tǒng)勢力的束縛,勇敢地揮灑手中的筆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變成了一行行文字,為德州區(qū)域的文化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邢慈靜(1572—1634),明代濟南府(今德州)臨邑縣人,是詩人、書法大家邢侗的胞妹。
??? 邢慈靜從小天資聰穎,看過的書幾乎過目不忘。 28歲時與當時在朝廷命官中已享有盛譽的大同知府、原籍為山東武定州(今惠民縣城)的回族人馬拯喜結伉儷。萬歷四十四年(1616),馬拯升任貴州左布政使,馬拯到貴州半年,因勞累過度病逝。邢慈靜將丈夫的靈柩從兩千里外的貴州運回武定州安葬,然后蘸著血水寫成《為夫請恤典疏》,進京為丈夫討要封贈。但殘酷的現(xiàn)實,讓邢慈靜看破紅塵,開始信佛。后來兒子長大娶妻生子,但很快兒子、長孫先后離世。崇禎七年(1634),邢慈靜在凄涼中去世,享年62歲。
??? 邢慈靜的詩結集 《蘭雪齋集》和《菲菲草》,兩書被收入明清之際的詩壇盟主錢謙益編纂的《列朝詩集》;宋弼《山左明詩抄》收入其詩作5首;季衍孫《武定明詩抄》收入30首。《邢氏家乘》和《臨邑縣志》各收錄4首,《武定府志》收錄2首。邢慈靜的文章,主要有《追筆黔途略》和《為夫請恤典疏》。
??? 邢慈靜具有高超的書法繪畫能力。她的書法酷似邢侗,筆勢蹁翻靈動。邢慈靜的畫作成就高于書法,史稱“善衛(wèi)夫人(茂漪)法,好學管道升”。其山水、人物、花鳥皆精,特別“善畫白描大士”。其所畫觀音佛像,已經(jīng)走出傳統(tǒng)佛畫那種陽剛高大的模式,而是人格化了的具有嫻雅清韻的纖纖女子形象。其繡品《觀音大士像》,于乾隆年間被收入宮廷內(nèi)府,后著錄進《秘殿珠林目錄》。
晚明才女邢慈靜
田雯的母親田張氏
??? 田張氏 (1615-1691),即德州名士田雯的母親,她出生在德州城內(nèi)一位處士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學熏陶。
??? 田張氏18歲嫁入田家,丈夫田緒宗考中清順治九年(1652)進士。順治十一年(1654)二月,田緒宗赴浙江麗水就知縣任。為官僅有半年,就因患急性腸炎在任所內(nèi)去世。田張氏與長子田雯趕到麗水田緒宗的官衙。她冷靜而果斷地接管了縣衙內(nèi)所有丈夫經(jīng)手的賬目和處理過的有關文書,理清了田緒宗半年來所經(jīng)手的賬目。并代丈夫與代理縣官進行了工作交接,贏得了一片好評。
??? 回到德州后,她把家庭振興的希望寄托在3個兒子身上。她一方面通過訴訟應付豪強的欺凌,一方面四處籌措錢糧,用以維持一家老小的生計。這樣的苦日子,整整過了10年,一直到田雯考取進士。又過了5年,田需也考中進士。三兒子田霡雖然沒有考取進士,但后來成為山東乃至全國有名的布衣詩人。她的孫子田肇麗、重孫田同之,均成為著名詩人。田張氏因此多次受到清廷的覃恩封贈,先后6次被封為太孺人、太宜人、太恭人、太夫人。她晚年主要在大兒子田雯的官署,早晚吃齋念佛,多半時間讀書吟詩。
??? 田張氏寫的詩作較多,但大都是寫完即毀,不愿意后世諸女孫模仿。田雯深知母親詩作的意義,又不敢違背老母不留作品于世的意愿,只好把見到和聽來的詩句偷偷記錄下來。后經(jīng)整理,得詩30首,冠名《茹荼吟》,被收入《四庫全書》。
《蘭圃詩草》作者邢順德
??? 繼邢侗、邢慈靜兄妹去世100余年后,臨邑邢氏家族再次出現(xiàn)一位才女,她就是清中期山左女詩人邢順德。邢順德,字蘭圃,大約生活在清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她自幼聰明賢慧,受到祖父邢靜園先生的疼愛和教育。八九歲就能通曉經(jīng)史之書,尤喜騷雅。祖父教她古詩及《唐賢三昧》等書籍。邢順德年少之時,才華初露,在少女時代就以善詞作詩聞名鄉(xiāng)野。
??? 邢順德18歲時,嫁給陵縣拔貢康魯瞻??凳霞易遄悦髦衅谝院缶褪侵奈膶W世家,尤其是康丕揚父子,個個都有著作問世。二人結婚后,夫妻唱和,相得益彰。沒幾年,康魯瞻的父親病故。邢順德代姑婆料理家政,供康魯瞻繼續(xù)讀書。邢順德由于操勞過度,詩思漸減。又過了幾年,邢順德因操勞家務病魔纏身。然而,她勞作之余,覽物感懷,還是以詩解愁。她雖然工詩但不愿以詩出名。因此,她的詩作大多散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她的知名度。邢順德去世后,其家人將其詩作搜集整理,形成《蘭圃詩草》一卷。是書共存詩40首,均為五七律和五七言絕句組成。由時任嘉祥縣教諭的舉人舅舅李基圻寫序,建國初期即由山東省博物館予以收藏。
為乾隆獻詩的宋素梅
??? 《施淑儀集·清代閨閣詩人征略》卷四記載,乾隆南巡時,12歲的德州女孩宋素梅,曾經(jīng)到鑾駕前獻詩。
??? 據(jù)筆者考證,宋素梅應為德州籍太史公宋弼的二女兒,平原解元張予定之妻。據(jù)《平原張氏族譜》記載,宋氏“賢孝慈明,識察大體,族戚咸欽服。生于乾隆六年(1741)三月初七,卒于嘉慶六年(1801)七月十六日,享年61歲”。乾隆十六年(1751),宋素梅為皇帝獻詩時剛好年滿12歲,從時間上正好吻合。另外從家學背景來分析,德州的宋氏家族,只有宋弼所在的家族屬于文化世家。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前的乾隆十一年(1746)至十三年(1748),宋弼因丁父憂在家守制,有機會教授孩子讀書。
??? 宋素梅生育4個女兒,是齊河詩人郝筨和郝秋巖的堂外祖母。宋素梅并沒有詩集流傳下來,在《山左詩鈔》叢書中也沒留下任何痕跡。
盧氏家族的兩位女詩人
??? 一門八進士的德州盧氏家族,是明清山東省內(nèi)的著名仕宦家族。這個家族孕育了兩個有詩才的女性,即盧道悅孫女、歷城縣戶部郎中汪浚之妻和盧蔭溥的長女、故城縣賈汝愈聘室盧碧筠。
??? 歷城汪門盧氏為盧道悅孫女,她的父親是誰呢?據(jù)史料,只能推斷為盧見曾的3個弟弟盧聞曾、盧昭曾、盧輝曾中的一位。
??? 歷城汪門盧氏自幼讀書,“才貌兼擅,工于寫人倫之情,充滿靈性”。嘉慶年間山東學正張鵬展輯錄的 《國朝山左詩續(xù)鈔》時,錄有其詩3首,即《雨中喜宋勝男女史見過》《寄宋勝男女史壽張》《哭保姆陳氏》。
??? 故城賈門盧氏,名盧碧筠,嘉慶年間大學士盧蔭溥的長女。紀曉嵐所撰《清體仁閣大學士盧蔭溥墓志銘》載:盧蔭溥“女三。長適故城賈汝愚,未婚守志”。 “汝愈卒,盧氏矢志不嫁,賈氏迎以歸,為立后”。 《叢書集成三編》第58冊,收有盧碧筠所著的《璧云軒剩稿》一卷、附錄一卷。盧碧筠的事跡也被編入 《清史稿·列傳二百九十六·列女二》。盧碧筠也是德州為數(shù)不多的被列入國史人物傳者之一。
齊河才女郝秋巖
??? 郝秋巖是清代乾嘉時期名震齊魯?shù)呐娙?,也是中國古代女詩人中留下詩歌最多的一位。她一生命途多舛,然而她卻以驚人的意志和對生活的執(zhí)著,用詩歌記錄了自己的心路歷程,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
??? 清 乾 隆 四 十 三 年(1778),郝秋巖出生在一個詩書家庭。她很小就學會了賦詩作文。
??? 嘉慶六年(1801),24歲的郝秋巖嫁給了齊東縣大張村的一位廩生張醒堂(今鄒平縣臺子鎮(zhèn)大張村)作繼配。結婚不久,郝秋巖有了自己的兒子張可觀。好日子過了沒幾年,張醒堂于嘉慶九年(1804)因肺病去世。嘉慶十三年(1808),年僅7歲的張可觀又因病夭折,期間郝秋巖寫下許多帶血帶淚的詩。 15年后,她覺得已無興致于詩,便毅然決然地封筆了。
??? 郝秋巖的詩被匯編為《郝秋巖詩集》,共3卷。其中 《碧梧軒吟稿》1卷有詩98首,屬閨中之作;《蘊香閣詩草》1卷存75首,是相夫教子時的作品;《恤幃吟》1卷存詩40首,是夫亡子夭后的作品。
??? 郝秋巖的詩在清代詩壇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晚清女詩人施淑儀在 《清代閨閣詩人征略》卷七中,不僅介紹了郝秋巖的生平和著作,而且將秋巖集中佳句進行了舉例。郝秋巖又是古代女詩人中留下詩歌最多的一位。據(jù)擔綱兩部《齊河縣志》主編的郝德祿先生統(tǒng)計,郝秋巖留存于世的詩共226首,僅《郝秋巖詩集》中就保存了213首。
□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