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莉與留守兒童做游戲
□本報記者 劉臻 本報通訊員 吳華
“文莉姐帶著全家做公益,我們在心里為她叫好。 ”3月15日,武城愛心聯(lián)盟會長于晶這樣評價副會長、武城縣華其特藝品有限公司經理柴文莉。在武城,柴文莉小有名氣——每年參加義工服務1000多小時。為了支持她奉獻愛心,丈夫王朝波承擔了大部分家務,兒子也加入志愿服務團體。
3月10日,她們一家獲評第一屆德州市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將志愿服務當成事業(yè)干
德州市“最美義工”、山東省“最美志愿者”……一個個榮譽的背后,是柴文莉真正將志愿服務當成事業(yè)干。
2011年于晶成立愛心聯(lián)盟時,柴文莉便第一個報名。從此,每項活動的組織、協(xié)調、統(tǒng)籌工作,她都參與。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為了響應政府支援災區(qū)的號召,武城愛心聯(lián)盟緊急籌集救援物資??傉{度柴文莉每天電話上百個,腳不沾地四處忙活,中午歸置物資顧不上吃飯。
2014年,愛心聯(lián)盟接到一項委托。共青團武城縣委要開展“暖陽行動”,要對全縣677名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核實,以便春節(jié)前對他們資助。給志愿者分組、聯(lián)系貧困學生家長,13天里,柴文莉與志愿者共走訪200多個村,行程2390公里,最終確定450名學生符合被救助條件。
家風傳承,兒子成為志愿者
“加入愛心聯(lián)盟后,媽媽就變了。周末沒有時間陪我,總往那些殘疾人和孤寡老人家里跑;晚上還時常去陪留守兒童談心。放學后,家里沒了迎接我的笑臉和熱乎乎的飯菜……”2012年,柴文莉加入愛心聯(lián)盟1年后,上高中的兒子王凱在作文中,發(fā)著小牢騷。
孩子的委屈柴文莉都看在眼里。一個周日,她帶兒子去了武城特教學校,在那里王凱看到父親病逝、母親精神失常、患自閉癥的小立亮。 11歲的他身高不足1.3米,說話含糊不清,需要一對一看護。“我很震撼,這些孩子確實比我更需要照顧。”從此,王凱也加入了志愿服務隊伍。
如今,已是西安交通大學大四學生的王凱,依然熱心公益活動。他在學校組建愛心社團,到西安市附近的貧困鄉(xiāng)鎮(zhèn)代課教學。
投身公益,讓一家人幸福滿滿
“能夠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yè),多虧了丈夫的支持。 ”說起丈夫,柴文莉一臉幸福。
做玻璃鋼安裝工作的王朝波經常在周邊縣市區(qū)干活,只有周末和節(jié)假日回家與妻兒團聚,但只要聽說妻子做公益活動,他便舉雙手贊成,不僅承擔大部分家務,還時常和她一起獻愛心。
越到春節(jié),志愿服務活動越頻繁。每當別人問柴文莉:“不用炸年貨嗎? ”“不用掃房嗎? ”她總是氣定神閑地說:“咱有后盾,家有老王萬事不愁。 ”“做公益,讓我們一家其樂融融,幸福滿滿。”這是柴文莉一家常掛在嘴邊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