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愛民有聲
??? 崔旭 (1767-1847),字曉林,號念堂,清代直隸天津府慶云縣(今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人。崔氏為慶云望族,自清初遷入慶云后,歷代為官。崔旭之祖崔機,康熙八年 (1669)武舉,官江淮領運都司;其父崔大本,讀書識大體,性孝友,教子有方;弟崔旸,嘉慶二十四年(1819)舉人,官甘肅安化縣知縣。
??? 崔旭性穎悟,自幼好學,尤喜詩歌。嘉慶五年 (1800)八月,考中順天府鄉(xiāng)試舉人。道光六年(1826),通過大挑出任山西蒲縣知縣,后兼理屯留、大寧縣事。山西境內多山,明清時期屬于窮山惡水之壤。此地自明末爆發(fā)李自成領導的農(nóng)民大起義以來,清初又再次爆發(fā)姜瓖之亂,飽受戰(zhàn)爭重創(chuàng),很多州縣的百姓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 崔旭剛剛上任的蒲縣,其城垣、監(jiān)獄、倉廒、書院多已傾圮,又時值旱歉,導致民俗剽悍。崔旭到任后,減其供億陋規(guī),將節(jié)余的錢,用以工代賑的方法雇縣內饑民來修繕城池、監(jiān)獄、倉廒、書院,既解決了貧苦百姓的生活急需,又將縣內重要建筑的殘垣斷壁修葺一新。在審理案件方面,他能 “曲盡情偽”,使冤獄得到昭雪,有效地打擊和震懾了境內犯罪分子。
??? 史書記載崔旭,為政六載, “政聲卓著,深受鄉(xiāng)民愛戴”。道光十三年 (1833),他因病告退歸里。臨行前, “縣民走送數(shù)十里,皆羅拜泣下”。
??? 歸鄉(xiāng)后的崔旭,熱心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晚年執(zhí)教于古棣書院分校,為家鄉(xiāng)培養(yǎng)了不少人才。尤其是他對自己子女教育非常嚴格,使自己的3個兒子都通過科舉走入仕途。
??? 長子崔光第,嘉慶二十四年(1819)舉人,官河南嘉縣知縣;次子崔光典,道光十五年 (1835)舉人,官河北故城縣教諭;三子崔光笏,道光二年 (1822)舉人,九年(1829)進士,歷官鄉(xiāng)寧縣知縣、代州直隸州知州、松江府知府、鎮(zhèn)江府知府、九江府知府、云南糧儲道僉事加按察使銜。
??? 道光二十七年 (1847), 81歲的崔旭卒于故里。其墓位于今河北鹽山縣慶云鎮(zhèn)南一華里處。其生平事跡載入了 《晚晴簃詩匯·詩話》、《大清畿輔書征》、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天津府志》、 《慶云縣志》等多種文獻。
船山先生高足
??? 崔旭的詩學成就主要來自考取舉人時的座主張船山。
??? 張船山,字問陶,是乾嘉詩壇泰斗、有名的書畫家和詩學理論家。乾隆五十五年 (1790)中進士,嘉慶五年 (1800)、六年 (1801)兩充順天府鄉(xiāng)試同考官;十四年 (1809)充會試同考官,故其門生極多,得人最甚。也就在嘉慶五年 (1800)八月,張船山充順天府鄉(xiāng)試同考官時,取中崔旭為舉人。
??? 船山先生非常賞識崔旭,曾以王漁洋門下崔不雕 (黃葉)相比。這從嘉慶六年 (1801)春張船山所作的《題門人崔曉林旭詩》二首 (載 《船山詩草》卷十六)可以得到證明。其題注云: “(崔旭),慶云人,庚申(嘉慶五年, 1800)分校所得士?!痹娫唬?“直勝崔黃葉,清嚴數(shù)首詩。巖居知我早,珊網(wǎng)得君遲。關說無王礎,憐才此項斯。謀生同不易,相對嘆移時。” “誰賞氃氋鶴,林棲久耐寒??嗾婷婺?,樸雅舊衣冠。孤抱輕華士,清言接古歡。成連弦指妙,東望海云寬?!毕壬澰S崔旭詩 “清嚴”,勝過崔黃葉。
??? 這在崔旭的詩文中同樣可以得到佐證。崔旭 《念堂詩話》卷一講:“庚申 (嘉慶五年, 1800)鄉(xiāng)試,旭出張船山夫子房。辛酉 (嘉慶六年,1801)春闈前,以詩謁見,展閱數(shù)首,遂納于懷,喜曰: ‘吾又得一詩友’。題贈二律,云 ‘直勝崔黃葉’,書卷首曰: ‘此老船之崔不雕也’。傳示同好吳谷人、趙味辛、戴金溪、王熙甫諸先生各有題贈。后命旭題《船山詩草》,有云 ‘呼我崔黃葉’,即謂此也。”崔黃葉的典故源自王士禛的 《漁洋詩話》: “太倉崔華不雕,工詩畫,嘗有句云: ‘丹楓江冷人初去,黃葉聲多酒不辭’。余目為崔黃葉?!贝奕A,字不雕,江蘇太倉人,漁洋先生高足之一。
??? 崔旭在船山先生教誨下,學益進,詩益富,詩風更沉雄雋永,更富有生活氣息。
??? 船山先生在 《雨后與崔生旭論詩即次其旅懷一首元韻》說: “金仙說法意云何?詩到真空悟境多。懺我浮名毋綺語,愛君饑走尚清歌。虛堂靜比舟藏壑,俗客紛如虎渡河。風雨打窗相對久,關情難忘舊煙蓑?!痹诖?,船山先生高度評價崔旭的現(xiàn)實主義詩風, “愛君饑走尚清歌”。正如符葆森 《國朝正雅集》謂崔旭詩所云: “一主于嚴,思深而律細,無囂凌洿夸之習?!币υ凇吨袢~亭雜記》中說: “念堂為詩深得師傳?!?BR>??? 作為船山先生第一高足的崔旭,一生念念不忘船山先生。
??? 晚年在京師作 《過船山師故居》詩云: “此是頻游處,重經(jīng)步為遲。過門非舊主,傳世只遺詩?;秀毕缮郊s,悲涼國士知。孤寒猶故我,忍淚立多時?!?BR>??? 嘉慶十九年 (1814)三月四日,一代詩宗張船山病逝于蘇州山塘街寓所。當?shù)弥约旱亩鲙熓攀赖南r,崔旭含淚慟哭 《聞船山夫子兇問》: “忽得江東信,流傳倘未真。天如有此事,吾竟仰何人?詩酒難償債,功名未了因。峨眉山上月,萬古為傳神?!?“半世誰相賞?猖狂只自吟。時人多俗目,夫子是知音。乖隔五年別,悲涼千古心!成連終不至,慟哭欲燒琴。”師生深情,穿越生死,令人感動。
??? 崔旭在世時不僅有 “張門三才子”之稱,還有 “燕南二俊”之譽。
??? 所謂 “張門三才子”,是指同出船山先生門下的崔旭、梅成棟、姚元之三人。不過論詩學成就,崔旭當屬第一。
??? 所謂 “燕南二俊”,源自直隸大名知府陶梁將崔旭、梅成棟二人的詩合刊為 《燕南二俊詩鈔》,并序云: “曉林之詩,淳古淡泊,味之彌永,譬之精金百煉,寶光內含;樹君 (梅成棟)詩雄古超邁,力絕恒溪,而真摯之性時流于楮墨之間,可謂燕南之二俊也?!?/P>
醉心鄉(xiāng)邦文獻
??? 崔旭一生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積極投身于家鄉(xiāng)的文化建設與傳承。他遍游天津的名勝古跡寫出 《津門百詠》 (即 《津門竹枝詞》)和 《津門雜記》,他廣泛搜集和編排慶云以及滄州的詩人詩作,選輯 《滄州詩抄》、 《慶云詩抄》;他還集中精力廣搜博采,編修 《慶云縣志》和《慶云崔氏族譜》。
??? 慶云明初置縣,一直隸屬于河間府滄州,雍正九年 (1731)改隸天津府。崔旭作為慶云大地所生所養(yǎng)的士子,深深熱愛著家鄉(xiāng)慶云以及慶云所隸的滄州、天津。他從擔心文獻湮沒的角度出發(fā),廣征博引,先后選輯 《滄州詩抄》、 《慶云詩抄》??上?,現(xiàn)兩詩抄與 《津門雜記》三書均已湮沒失傳。
??? 值得慶幸的是,崔旭的 《津門百詠》 (即 《津門竹枝詞》)不僅得以傳世,而且成為研究天津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是今天許多人的書籍和文章中經(jīng)常引用的史料證據(jù)。
??? 《津門百詠》描繪了早年天津的景物風貌,對研究天津沿革、歷史,極有參考價值。從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之后,天津就成為了京都門戶水陸要沖,有著九河下梢的地理位置和五方雜處的人文環(huán)境,于是就形成了天津所特有物產(chǎn)和人文景觀。
??? 《津門百詠》多方面反映了天津的民風民俗。在歌詠天津物產(chǎn)上,寫過天津銀魚、楊村蘿卜、大沽燒酒、小站稻、河豚魚等;在寫人文景觀時,寫過戲院、皇船塢、佛寺大悲院、運河桃花堤等;在記錄天津風俗民情方面,描寫過人們欣賞曲藝、喜歡吃河豚等。他的每一首詩,都包含極具價值的歷史畫面。
??? 天津是著名的曲藝之鄉(xiāng),而最具特征的市民文化就是曲藝藝術。崔旭 《津門百詠》里就有, “戲園七處賽京城,紈绔逢場各有情。若問兒家住何處,家家門前有堂名?!痹诖扌竦脑娭凶憧煽闯?,曲藝在天津的普及和受歡迎程度。
??? 慶云縣志在清代一共進行了4次編修,每次修志均有崔姓家族成員主筆。像這種祖孫幾代一直參與家鄉(xiāng)編史修志,全國范圍內也不多見。
??? 嘉慶十四年 (1809),賦閑在家的崔旭,應知縣潘國詔的邀請,擔當了嘉慶 《慶云縣志》的修志任務。他充分借鑒五世祖崔允貞編修康熙 《慶云縣志》的經(jīng)驗教訓,“搜羅博洽,考訂詳賅”,使新編出的 《慶云縣志》質量有了大的提高。但是幾年過后,崔旭對自己編修出的 《慶云縣志》感到不滿意,于是 “暮年猶手自點定,以付光笏。”并囑咐兒子崔光笏說, “是志規(guī)模雖具,而義例未協(xié),異日者,其善為我述之。”因此,就有了咸豐四年 (1854)第四次編修的《慶云縣志》。
??? 經(jīng)過崔笏等人的積極努力,終于誕生了體例完備、記述翔實、可稱為一代信史的咸豐 《慶云縣志》。
□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