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金
??? 已故作家、長篇小說《大刀記》作者郭澄清生于1929年,小我父親王元杰5歲,他們都生長在寧津縣郭皋村,輩分相同,所以我從小就稱郭澄清為叔叔,叫他妻子劉寶蓮為嬸子,兒時常到他家玩耍。
??? 家境貧困,鑄就了郭澄清剛強的性格、立志成才的志向和負責擔當?shù)钠犯?。村里老人都知道他是個孝子,不但對父母關懷備至,還供養(yǎng)著無兒無女、身有殘疾的兩個叔叔、一個嬸子。
??? 他生活節(jié)儉,吃用簡單,從不舍得買件好衣服。劉寶蓮嬸子更是節(jié)衣縮食,鞋襪自做。他把僅有的幾十元工資全部用來支付全家人的生活。他曾多次說:“我家,是瘸老病瞎,十口之家呀。”可見當時他的家庭負擔是多么沉重。
??? 郭澄清的長媳崔秀珍告訴我:“那些年,爸爸叫我們每月自留8元零花錢,其余工資全部上交,那時,我一個月的工資才28元錢。爸爸把我們上交的工資用在老人吃穿、看病治病、招待來客上。 ”
??? 村醫(yī)郭治明回憶,郭澄清當時有多種疾病:一是陳舊性心肌梗死,二是慢性肺炎,三是陣發(fā)性闌尾炎。按他當時的身體狀況,不應承受寫《大刀記》那樣繁重的腦力體力勞動,但他憑借高度的責任心和頑強的毅力,伏案3年,日夜構(gòu)思、寫作,常常鞋襪不脫,和衣而睡,寫到半夜三更,餓了吃塊饅頭、餅子,喝口熱水,有時往嘴里放幾?;ㄉ?,邊嚼邊寫。
??? 村民們都擔心郭澄清累壞身子,有的送來雞蛋、掛面,有的送來餃子、包子,叫他補補身子。老支書郭金忠18年前寫的回憶材料提到:“老烈屬大腳老嫂子聽說澄清整夜地寫作,拄著拐杖來到他身邊,說,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寫寫寫,累壞了身子怎么辦?你再不要命地寫,我奪你的筆……”
??? 郭澄清在寫作的過程中,隨時注意搜集素材,走訪烈軍屬、復退軍人,叫他們講述戰(zhàn)斗故事、軍旅生活,他記在心里,寫在紙上。
??? 他非常關心村民的生產(chǎn)、收成情況。常把村干叫到家里,幫助研究地塊調(diào)整、水井分布、肥料余缺、農(nóng)藥使用等問題,還親自參與種樹、澆地等勞動。他協(xié)調(diào)縣鄉(xiāng)有關部門,幫助村里買了拖拉機、抽水機、化肥農(nóng)藥等,促進了生產(chǎn)發(fā)展。
??? 郭澄清非常關心青年人的成長和進步,由于他的短篇小說《社迷》《黑掌柜》《馬家店》《公社書記》等作品家喻戶曉,在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大刀記》的幾年中,全國各地的文學愛好者紛紛前來求教。他對來者真誠相待,凡來必見,有問必答。
??? 在我的心目中,澄清叔就像一頭老黃牛,總是不停地拉車、獻奶,吃的卻是干草和秸稈。他從不追求個人享受,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
??? 上世紀70年代,德州地委書記劉干給大眾日報社駐德州記者站站長朱淮打電話說:“明天我?guī)氵@個筆桿子去看望另一個筆桿子。 ”次日下午趕到郭皋村,劉書記與郭澄清進行了長談,回來的車上,他對朱淮說,郭澄清艱苦樸素,創(chuàng)作有毅力,是難得的好作家。朱淮說:“聽了郭澄清和劉書記的談話,看了他生活寫作的條件、他的穿戴,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純粹的農(nóng)民作家,淳樸的農(nóng)民形象,純潔的黨員干部。 ”
??? 1989年8月10日,村里接到了郭澄清去世的通知,空氣像凝固了一樣,人們心痛不已。
??? 郭澄清一生勤奮付出、無私奉獻,他沒享過清福,沒有過清閑日子,沒睡過安穩(wěn)覺,總是拼搏,總有寫不完的文章、寫不完的書。他永遠活在村里人的心中,成為后人做人做事的榜樣。他的那些作品,將會永遠成為故鄉(xiāng)人的精神財富,引導后輩人積極進取、不斷追求,奔向更寬闊、更高尚、更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