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瑩本報通訊員王曉亮
古稀之年的書畫藝術家王征遠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他于傳統(tǒng)文化涉獵較廣,集書、畫、印于一身,才情豐沛,成績斐然。 2012年在德州市文聯(lián)退休后,全身心投入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去年榮獲第二屆德州市長河文藝獎藝術突出貢獻獎。
他精心研究硯臺的演變與鑒賞、硯銘的題寫與刻制。如今已收藏了近百方從秦漢到清朝的古硯,質(zhì)樸典雅,型質(zhì)各異。正陸續(xù)將其刻上銘文題跋,寄托情懷,傾訴心聲。
滿懷熱情搜集古硯
2016年9月,王征遠去天津訪友時,參觀了天津博物館的古硯展覽,博大精深的硯文化、巧奪天工的制作技藝及文辭精采的銘文令他贊嘆不已。他從事國畫、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長達50多年,天天以筆蘸墨,與硯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次觀展極大激發(fā)了收藏古硯的熱情。
回到德州之后,王征遠潛心鉆研相關書籍資料,多方請教收藏界專家,對硯臺的歷史傳承有了整體把握,開始搜集鐘愛的古硯?!俺幍陌l(fā)展史連綿不絕、紛繁燦爛,文化內(nèi)涵十分豐富。它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隨著文字的誕生和廣泛使用而不斷被賦予濃厚的人文色彩。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漢,再到唐宋明清,每一段歷史時期都在硯上留下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王征遠說,“硯不只是手工藝品,更是記載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濃縮了歷朝歷代文化、經(jīng)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多種信息。 ”
得一佳硯勝于拱璧
“硯中精品形式豐富多樣、雕刻精細入微、銘文舒心適意、文采各自風流。 ”王征遠說,年代久遠、特色鮮明的古硯更具收藏和研究價值。
硯材質(zhì)分石料和非石料兩大類,古磚硯是非石料中的一種。上面雕刻有紀年、吉語、幾何圖案、人物花鳥走獸等,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古磚硯自唐朝始即被文人學士垂青,米芾、紀曉嵐、魯迅、吳昌碩等都收藏頗豐。“永和九年”古磚硯因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于那年問世而被收藏界奉若瑰寶,距今已經(jīng)1600多年。王征遠去年冬天偶得此硯欣喜不已,細細思量之下,在硯側刻上“蘭亭序”三字及款識。東晉永和年號共12年,后來他又下大力氣集齊了從永和元年到永和十二年的12方磚硯,如今架上僅古磚硯就有30多方。
把玩摩挲這一方方古硯,每每想到它們產(chǎn)生年代的逸聞趣事,更增添了幾分蒼茫厚重的情思。
硯銘刻制樂趣無窮
名家用硯、藏硯,常常自己或請他人鐫刻詩詞銘文,這是最讓王征遠心動的地方。他尋找最恰當?shù)恼Z句和圖案刻在古硯之上,傾訴與硯的共鳴?!俺庛懙目讨?,與篆刻在技法上是相通的,我有幾十年篆刻的功底,剛開始上手很快,如今發(fā)覺越來越難,在小小硯臺上做文章,創(chuàng)意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反復琢磨、精心設計,才能珠聯(lián)璧合,不負每方佳硯。 ”王征遠說。
王征遠收藏的一方清代暗細羅紋歙硯,硯池左上角雕有一只蜘蛛,寓意“知足”,他在硯臺背面鐫刻“知足常樂”,篆文為鳥蟲書,與蜘蛛浮雕相映成趣。在一方硯額處有松竹梅圖案的端硯上,王征遠鑿鐫“歲寒三友”圓形陽文印,把漢字部件拆分重組,兼具樸拙古意與生動的現(xiàn)代感。一方明代蟬池歙硯的銘文為王征遠的自作詩——“古稀得古硯,古硯銘吾情。吾情如吾生,吾生樂心平。 ”一筆一刀的鑿刻中,展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平和喜樂?!熬赖淖髌罚莿?chuàng)作者精神世界與人格魅力的有機融合,是美好心靈與天地萬物的鳴奏曲。 ”王征遠說,在古硯上銘記對人生的真實體驗和感悟,使之產(chǎn)生新的意境,賞心悅目,樂趣無窮,也讓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