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先利
凡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農村度過童年的人,有些記憶永遠不會被歲月抹去。
秋收之后,社員們給牛架上犁開始耕田。細長的鞭子,悠揚的號子,犁鋒翻耕的土地像黃河的波浪,空氣里彌漫著清幽幽的土腥味。孩子們赤著腳光著腚尾隨其后,歡蹦亂跳。
那時,牛是農村的主角,鄉(xiāng)村沒有電,除了靠近車站的村,極少看到拖拉機,人做不了的重活都是由牛做。耕地、軋場、運輸、修河……牛是集體所有,生產隊不是隨便將牛放在誰家飼養(yǎng)的,給誰家飼養(yǎng)那是一種政治待遇。因此,養(yǎng)牛戶呵護耕牛勝過自家孩子,每夜里要起來好幾次給牛添草料。牛如果有了小毛病,要將家里人從來舍不得吃的黃豆喂給它吃。春耕時,如果牛養(yǎng)得膘肥體壯,農戶在眾人面前就覺得很有面子。
后來,生產隊專門蓋了飼養(yǎng)院,這里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養(yǎng)牛的爺爺會給我們講很多很多的故事,我們最初的文學啟蒙大多是在這里培養(yǎng)的。那些耕牛瞪著大眼,咀嚼著草料,沉穩(wěn)的神態(tài)像一個飽經(jīng)歲月滄桑的智者。
牛的一生很辛苦,很勞累。牛默默地把一身力氣使出來。牛還經(jīng)常挨鞭子,牛不發(fā)牢騷,不耍脾氣。我清楚地記得我們生產隊有一頭牛因為衰老已經(jīng)不能耕田了,經(jīng)公社批準可以宰殺。殺牛的那天,老飼養(yǎng)員把牛喂得飽飽的,牽到場院里,通人性的??赡芤庾R到大限已到,眼眶里不停地淌出渾濁的淚水,并且跪了下來。見此情景,在場的很多人都哭出了聲。
《左傳·哀公六年》,是說齊景公有個兒子名叫荼,齊景公非常疼愛他。有一次齊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戲,齊景公作為一國之君竟然口里銜根繩子,讓荼牽著走。不料,兒子不小心跌倒,把齊景公的牙齒拉折了。齊景公臨死前遺命立荼為國君。景公死后,陳僖子要立公子陽生。齊景公的大臣鮑牧對陳僖子說:“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孺子?!钡囊馑季捅硎靖改笇ψ优奶蹛邸Yx于牛有了人性的光芒。
柳宗元的《牛賦》,是他在永州生活時的作品,將自己比作一條勤懇辛苦的牛,寫他像牛一樣做了許多有益于世的事,自奉儉約,死后牛皮牛肉牛角皆為人所用,結局凄涼。
魯迅先生很喜愛牛,常常以牛自喻自稱。他曾說過:“我好像一頭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蹦瑹o聞的牛也讓我想起了許多生活中像它一樣的人:種地的農民、工廠的工人、學校的老師……他們就像牛一樣,默默無聞地工作,卻不求太多的回報,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牛從歷史舞臺上退出,似乎在預示著農業(yè)時代的衰落。
現(xiàn)代社會充滿了競爭,人們都在尋思著怎樣才能花最快的時間、用最少的力氣、通過最便捷的渠道去獲取最大的利益。鄉(xiāng)村在向城市發(fā)展,在加快著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在加快現(xiàn)代化的步伐。田野里,“鐵?!碧娲烁#愿叩男蕜谧?。在鋼筋混凝土構筑的城市里,我們是不可能看到牛的足跡了。餐桌上只是看到以食品的形象出現(xiàn)的分割牛肉。牛勞作時的形象,留在一些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記憶里,留在美術館陳列的水墨畫里。
若干年后,孩子們還知道牛是什么動物嗎?牛是我兒時的伙伴,我非常懷念這種被無數(shù)文人歌頌過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