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錦
我的父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平凡的出身,平凡的崗位、平凡的成長經歷,沒有豐功偉績,也沒有做出過什么轟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即使這樣普通平凡的他,也曾在青春年少時為了理想努力學習、努力奮斗過,也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繼續(xù)努力,繼續(xù)奮斗著。
父親出生在農村。我常聽父親說起少年讀書時的艱苦,小學時,夜晚潑墨般天空下的簡陋教室里,是一群求學的孩子,父親就是其中一個,沒有像樣的書桌,他們稱之為“書桌”的就是用磚壘起的臺子,上面放著一盞煤油燈,吝嗇地灑下一點光明,一晚下來,臉上、鼻子熏滿了黑灰。他初中的時候,學校上課的條件有所改善,但挑燈夜讀也是常態(tài),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父親始終緊握那個小目標,向遠方奔跑。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父親考入了重點高中,并如愿考上大學。
剛參加工作時,父親是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但由于對待工作嚴謹、負責,勤懇、努力,文筆也還不錯,半年時間他就被破格提拔為辦公室主任。此后,父親更加勤勉、努力。為了讓稿子過關,他經常一遍遍地揣摩、修改,時間總被他忘在身后,等他改到自己滿意時,早已是深夜時分,燈火稀稀,明月朗照。父親的努力被明月見證。
二十多年來,父親在工作中處理過很多棘手的問題,我見過他吃飯時心不在焉,思考問題的模樣,見過他深夜坐在書桌前執(zhí)筆疾書的背影;我見證過他晚上加班太晚直接睡在單位,也見過他晚上十點接到電話匆匆趕往單位開會……可我從沒見過他不負責任把工作推給別人,也沒見過他為工作中的問題找借口。
父親是大千世界中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他只是在用他的勤勉和努力詮釋著他的奮斗。這便是他在縫隙中努力發(fā)光、發(fā)熱的奮斗。我將從這奮斗中汲取營養(yǎng)和力量,刻苦鉆研、努力讀書、不負青春,用實際行動詮釋出我的奮斗。(作者是高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