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童年的味道往往令人記憶猶新,每到炎熱的夏天,午飯能吃上一碗媽媽做的手搟面,那筋道涼爽的味道,現(xiàn)在想起來,依然讓我感覺意猶未盡。
那年月還有生產(chǎn)隊,麥子金貴,我們吃的手搟面,大多是用白面與玉米面調(diào)水做出來的。
做手搟面第一步就是和面,從生產(chǎn)隊放工回來的媽媽先洗干凈雙手,然后將一個干凈的白瓷盆被蹲在鍋臺上,盆里放入兩瓢白面和一瓢玉米面,用手?jǐn)嚢杈鶆蛑?。就開始往面里加水,媽媽加水總是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加,家鄉(xiāng)有句老話“軟面餃子硬面兒面”,手搟面要想筋道,和的面必須硬,也就是說,水不能加多了,一定要恰到好處。硬硬的面團(tuán)成型后,媽媽開始用足力氣,踮起腳尖,狠勁地揉面團(tuán)。在揉的過程中,她還會將雙手攥成拳頭,用力捶打面團(tuán)。由于面團(tuán)里摻了玉米面,顏色是淡黃的。媽媽和面的過程一般會在20分鐘左右,結(jié)束的時候,她早已經(jīng)滿臉是汗了。
面和好后,媽媽會用一塊浸過水的白布罩在上面,這個過程叫“醒面”,大約需要10多分鐘。接著就是搟面了,媽媽先在案板上撒薄薄的一層玉米粉,把面團(tuán)用手壓扁,再用搟面杖用力推壓,面團(tuán)慢慢成了一片面皮,然后再均勻的撒一次玉米粉粉,防止面皮粘連,再把面皮用搟面杖卷起來,隨著搟面杖在面皮上滾動次數(shù)的增加,面皮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薄,最后變成一張大大的面皮。到這個時候,面就算是搟成了。把薄薄的面皮一層層折疊起來,疊成寬度有半個刀的長度。媽媽搟的面條薄厚一致、寬窄均勻,一刀一根面,長長的。
手搟面煮好后,經(jīng)過井水過涼,配上花椒油和從園中摘的黃瓜、豆角,即可使用。院子里的棗樹下,一張四方小地桌,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大口吃著面條,其樂融融的景象,現(xiàn)在想來真的無比溫馨。
由于媽媽做的手搟面好吃,經(jīng)常有人來討教秘訣。母親總是笑著說:“哪有啥秘訣呀,手搟面好吃需要的就是時間、耐心和技術(shù)。只要肯下功夫,做出的面就一定好吃。”
現(xiàn)在想起媽媽的這句話,感覺頗有哲理,不是嗎?面不和水相遇是成不了面團(tuán)的,面和好了仍成不了面條,要用搟面杖來搟。搟的過程需要人參與,更需要人付出時間、耐心和技術(shù),這對于糧食來說,無疑是生命的一種升華過程,而對于像母親那一輩婦女來說,這無疑就是她們辛苦操勞、無怨無悔人生的一個縮影。
人生如面,我感覺媽媽的性格就像她做出的手搟面一樣,有著一種百折不撓的韌勁。老人家一生勤勞儉樸,聰明能干,心地善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并且養(yǎng)育我們眾多的兒女,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像老黃牛一樣艱難負(fù)重,默默前行,令我們后輩敬佩。
媽媽做的手搟面很簡單,遠(yuǎn)沒有現(xiàn)在飯店里的手搟面配料講究,工藝復(fù)雜。之所以令我難以忘懷,大概是那一碗手搟面里包含太多的母愛和親情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