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智楣
立秋前后,小城接連下了幾場雨,雖然來得快,去得也快,清涼的雨水將夏末的酷熱沖洗得有些七零八落。所以到了立秋,伏天雖然未過,空氣里竟有了絲絲縷縷的涼氣彌漫。尤其是那些雨后初晴的遠山,山色沉靜,氤氳著一種清朗明澈的況味,在微涼的秋風中綠意蓬勃地綿延向遠方,無聲地勾勒出一股專屬于初秋的空曠感和遼闊感。
事實上,由夏及秋,小城的天氣往往不會有太過突兀的轉折,加上日日行走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叢林中,我甚至鮮少清晰準確地聽到時令轉換的腳步聲。所以,唯有遠山的山色,是我能夠辨別出季節(jié)流轉的一扇窗,也只有透過它,我才可以敏銳地捕捉到季節(jié)變換的細微痕跡。
春的繽紛,夏的繁盛,如果留心觀察,即使到了立秋,小城的山色依舊是一種繁盛到極致的綠,極盡張揚中透著我行我素的濃烈和魅惑,哪怕過了中秋,種種繁復的綠仍然是群山最明顯的底色,它們依舊若無其事地蔥蘢著、蔥翠著、蔥郁著,通常要到深秋時分才會在蕭瑟的秋風里緩緩褪去,一點點呈現(xiàn)出泛黃的秋的跡象。
而直到此時,小城遠遠近近的山色,才開始慢慢有了層次。一層黃,一層綠,一層紅,又一層綠,黃是淡淡的黃,綠是濃濃的綠,紅是的艷艷的紅。山與山之間,峰與脊之間,溝與谷之間,因為這層層疊疊的色彩,才有了柔和而又豐富的線條,漸漸明媚起來,綻放出絢爛的意味,緩緩進入冬季。
夏去秋來,秋山幾重,細數(shù)起來,我已在小城生活了近四十年,早已熟悉了小城立秋的山色?;蛘哒f,熟悉了小城秋來山色的點滴變化,熟悉了小城秋的節(jié)奏、秋的起伏。每年立秋,一個人踱步窗前,遙望小城遠山的山色時,我對小城的秋意便又會增添幾分無盡的眷戀。
我也曾短暫地離開過小城,在異鄉(xiāng)停留過兩個逼仄的秋天。相較于小城立秋山色繁盛的綠,我所客居的那個高原小鎮(zhèn)有著更淳厚斑斕的秋色。幾乎是立秋剛過,瑟瑟的秋風便裹挾著高原干燥的氣息席卷而來,沒幾個晝夜,就將秋山染成黃色、紅色、橙色、赭色,立馬綻放完生命的絢爛,然后轉入枯山瘦水、萬物凋零的漫長寒冬。季節(jié)的流轉間有種猝不及防的倉促,像是一首唱起來不盡人意的山歌,情意尚未完全鋪開就匆匆戛然而止,曲調里少了百轉千回的期待和望穿秋水的韻味,令人悵然若失。
比起倏忽而至的告別,我更喜歡季節(jié)以小城立秋山色這樣溫婉的方式悄然轉換,舒緩中透著從容,填滿了我的生命。這個立秋,我又一次獨自行走在小城熟悉的阡陌里,身上浸染著淡淡的秋光,腳下的步伐既不張皇,也不頹喪,那是一種綠色的節(jié)奏,可以讓我聆聽到內心的安然與寧靜,凝結著歲月靜好的所有溫暖與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