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人生在世,難免會向別人借東西。如今的人們在手頭緊時會向親戚朋友借錢,買不起房子的還得向銀行貸款,不過終究還是要還的。但古人借起東西來卻頗有膽略,一般的東西人家才不借。烽煙四起的三國時期,亂世中的人們借起東西來,往往是大手筆,借得令人瞠目結舌,拍案驚奇!
曹操——“借神”
??? 曹操堪稱“借神”,他幾乎把“借”發(fā)展成了一門爐火純青的藝術。這位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就是借的“天子之名”,于是便經(jīng)常以皇帝的名義發(fā)布詔書,向天下發(fā)號施令,討伐董卓,唆使孫策起兵征討袁術,攛掇周瑜奪取荊州等等,都是曹操借漢獻帝之名以權謀私的產(chǎn)物,使自己一躍成為縱橫漢末的風云人物。
??? 曹操不僅敢借天下老大的威名,還敢借別人的項上頭顱。當年曹操攻打壽春時,久攻不下,軍中糧草極其緊缺,曹操便命糧官王垕改用小斛發(fā)糧,王垕卻擔心士兵會因此而造反,曹操卻安慰說:“我自有良策! ”王垕便用小斛裝糧食發(fā)給士兵。之后,軍中果真有嘩變的危險。曹操又悄悄把王垕叫來,說我要向你借一樣東西,千萬不要吝惜哦!原來曹操所借的東西就是王垕的人頭,這一借果然穩(wěn)定住了軍心,但著實殘忍,把“借”也用到了常人未敢想的極盡之處。
諸葛亮——“借仙”
??? 如果曹操是“借神”,那么諸葛亮就是“借仙”。他剛出山,便三次借火,燒了博望坡、新野和赤壁,燒得敵人聞風喪膽,也燒出了自己的鼎鼎大名。諸葛亮還會借風,把周瑜唬得是頭暈目眩。這還不算完,他還曾在一夜之間向曹操借了十萬支箭。其實,諸葛先生的善借更多的是依仗自己的神機妙算和過人謀略,他知道如何去借力生力,借得巧妙,借得高明,這就是借的藝術。
劉備——“借霸”
??? 再看看諸葛亮的老板劉備,這位漢室宗親曾到處漂泊流浪,惶惶如喪家之犬,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地盤。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乘孫權與曹操對峙之機,借口自己的部隊沒有立足之地,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孫權,竟然從孫權那里借到了荊州這塊風水寶地,終于得以實施三分天下的戰(zhàn)略。借得荊州,名為借,實為占,霸王氣十足,“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的歇后語從此誕生。
??? 后來被忽悠多次的孫權很生氣,便派大軍消滅鎮(zhèn)守荊州的關羽,終于搶回荊州。不久劉備又傾全國之力,進攻孫吳,名義上說是要替二弟報仇,實際上是要以武力再“借”荊州。若不是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落得個白帝城托孤的悲慘下場,這場借荊州的鬧劇估計還將繼續(xù)下去。
??? 以上幾位三國歷史人物“借”的方法花樣翻新,幾乎可以寫一部書了!他們借的目的無非是要建功立業(yè),因此他們不走尋常路,這也許正是他們名垂青史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