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倩倩 本報通訊員 楊玉娟
??? “我今年86歲了,要不是媳婦一日三餐地伺候著,這把老骨頭早入土了?!?11月5日,來到德城區(qū)新湖街道勝利社區(qū)侯秀芝的家里,一進門,侯秀芝的婆婆朱秀蘭拉著記者的手說。
??? 年近九旬的朱秀蘭,面色紅潤,穿著干凈整潔,頭發(fā)一絲不亂地攏在腦后,在她的眼里,侯秀芝是個 “能料理事兒又懂事”的好媳婦,到哪兒也難找。
??? 丈夫去世,留下七旬父母和一雙女兒
??? 1981年, 24歲的侯秀芝結(jié)婚了,從結(jié)婚起就跟公公婆婆同住。
??? 2001年,侯秀芝的丈夫去世,家里的頂梁柱一下子塌了。那時候,侯秀芝的公公患有腦血栓癱瘓在床,婆婆已年逾七旬,兩個女兒大的剛考上大學(xué),小的才上初一。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真不知道日子該怎么過下去了?!被貞浧甬?dāng)年的艱辛,侯秀芝忍不住紅了眼眶。
???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侯秀芝作出了一個讓全家感到震驚的決定:贍養(yǎng)兩位老人。 “公婆只有我愛人這么一個兒子,雖說還有個女兒,但小姑子一家日子也過得緊巴巴,沒有能力贍養(yǎng)老人,我不管誰管?”侯秀芝說。
??? 看車子、擺地攤,她苦苦撐起一個家
從那時起,侯秀芝過上了沒白沒黑的操勞的日子。白天幫別人看車子,晚上支個小攤,春天賣菠蘿,夏天賣煮玉米,冬天賣爆米花。 “冬天凍著,夏天曬著,沒有個閑著的時候?!焙钚阒サ钠D辛,婆婆一直看在眼里。
??? 那時候,侯秀芝經(jīng)常半夜起來到堤嶺去提貨,回家后再煮玉米、做爆米花,趕在人們早餐前去擺一會兒攤,收攤后火急火燎地趕去看車子的地方上班,下班后又要趕回家?guī)推牌潘藕虬c瘓在床的公公,晚上繼續(xù)擺小攤兒。一天連軸轉(zhuǎn)下來,有時候坐下吃口熱乎飯都是奢望。
??? 公公癱瘓在床,翻身、喂飯、吸痰,年逾七旬的婆婆無能為力,都是侯秀芝一手照顧。2002年,公公去世,侯秀芝妥妥帖帖地給老人辦了喪事,看她一個女人忙前忙后,鄰居們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
“好日子,咱娘倆一塊兒過”
“這兩年,孩子們都長大成家了,日子好過了?!焙钚阒フf。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兩個女兒都很孝順,有什么好吃的都給奶奶留著。前幾天,姐妹倆分別帶著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回家探親,四世同堂、其樂融融,朱秀蘭樂得合不攏嘴。
??? 今年年初,侯秀芝和婆婆搬進了位于凱旋勝利花園小區(qū)的拆遷安置房,侯秀芝專門把朝陽的房間留給婆婆住。天氣晴朗的日子,小區(qū)里的人們經(jīng)??吹胶钚阒ダ牌诺氖皱迯?、曬太陽,婆媳倆有說不完的體己話。
??? “我現(xiàn)在是什么事也不用管,坐在那兒等著媳婦把飯端到眼前來?!焙钚阒フ疹櫟煤?,婆婆朱秀蘭逢人便說: “我這是有后福啊,兒媳婦跟閨女一樣,我跟著她享福了?!?BR>??? “婆婆快90了,我也快60了,這輩子唯一的念想就是照顧好她,好日子俺娘倆一塊兒過?!焙钚阒フf,以前日子再苦,也沒有苦了婆婆,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更要讓老人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