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之癢”對大多已婚人士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那你是否了解,被妖魔化的“七年之癢”有時也會在職場中出現,最終左右你的職業(yè)前景。
??? 甜蜜期、平淡期、矛盾期、厭惡期……那些經常在兩性關系中出現的相處模式,搬進職場這個開放式的平臺,有時同樣受用。在一個人漫長的職業(yè)生涯中,可能多多少少都會遭遇職場瓶頸,職業(yè)倦怠,而卡在“7”這個當口,通常發(fā)生的幾率更高一點。先來看看Adams的經歷。
◎職場案例
◎原因分析
??? 對照Adams的經歷,不妨自查一下你是否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全球領先人力資源公司任仕達(中國)的沈凱分析了職場七年之癢病灶的如下可能。
1.發(fā)展遭遇瓶頸
??? 從企業(yè)內部“金子塔”來看,在職場上積累了7年經驗的員工,順利的話都可以在大企業(yè)中做到基層管理者(中小型企業(yè)的話,則有可能做到中層管理者的位置),這時就會遇到職場中的第一道瓶頸——短期內上升空間有限,因為越往上發(fā)展職位越少,通常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3-5年內仍停留在原地也很正常,所以這時候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會產生彷徨。
2.工作產生倦怠
??? 往往是第二份工作已經做了三四年,初入職場時的那股熱情與興奮勁已蕩然無存,老板們一層層傳遞下來的壓力讓人愈發(fā)喘不過氣來,人際交往中的摩擦(甚至勾心斗角)讓心理加速折舊,從而引發(fā)了一系列的職業(yè)倦態(tài)表現,如工作時常常感到精疲力竭、情緒容易波動、妄自菲薄、工作效率低下、欠缺主動性等。另一方面,如果說上世紀60、70年代的人一份工作可以干上一輩子,80年代就只能干上一陣子了,受整個社會風氣所累,人心日益浮躁,“癢”的周期也越來越短。
3.外界誘惑與三十而立并行
??? 30歲是一個精力旺盛、風華正茂、建功立業(yè)的年紀。很多職場人士都將30歲看成是職業(yè)生涯中的一個拐點,心中想的是“30歲了,我一定要……”。到了30歲,職業(yè)發(fā)展的渴望特別強烈,想找到一個發(fā)展空間,想自己獨當一面,因此跳槽的意愿也較強。從宏觀環(huán)境來看,經濟上行期間市場上充滿了機會和誘惑(很多企業(yè)都在快速擴張),已在職場奮斗了七八年的同志們,有經驗、有資歷、也有能力,他們是業(yè)務骨干,是市場上很受歡迎的一個群體(用獵頭行業(yè)的話來說,就是成交量最大的一批人)。
◎解決方案
??? 沈凱介紹,在談及員工的工作動力時,常常用三個單詞來概括:Head、Heart、Pocket:
??? Head:要能在工作中學到東西,要有發(fā)展空間、有挑戰(zhàn)性。當前工作若已變成一項重復性勞動、毫無挑戰(zhàn)可言,員工不妨向上級提出輪崗的請求,在本部門內或是跨部門,甚至是在不同BU之間體驗不同崗位帶來的收獲。但有一個原則,跨度不要過大,最好挑選那些50%-60%的工作范圍屬于你熟悉并能勝任的、40%-50%的工作內容為未嘗試過的新領域,這樣的工作既有挑戰(zhàn)又不會太難上手。從公司的角度,與其人才外流,不如在內部形成流動。
??? Heart:要工作得開心、舒心、有樂趣、有歸屬感。這種精神上的訴求在員工心目中的比重正在穩(wěn)步提升。如果工作枯燥乏味,和同事、上級相處又不愉快,那這樣的工作氛圍只會讓人度日如年,不如及早抽身而退。營造輕松、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公司大環(huán)境固然重要,但管理者的個人魅力、能力結構、管理風格等,帶給下屬的感受更為直接。
??? Pocket:要獲得令人滿意的薪資待遇。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越來越多公司開始關注長期的激勵機制,如股票期權、出國培訓,或是其他形式的“金手銬”等。事實證明,很多高管,即使是在職業(yè)經理人這個層面,長期激勵機制使他們的個人財富得到了大幅提升。高層管理人員的變動對企業(yè)的影響較大,企業(yè)更希望和員工之間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所以用長期的激勵體系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更可取。
【專家釋疑】癢了,該跳嗎?
職場七年之癢,真有這種說法嗎?
??? 陳曦:與其說是“七年之癢”,不如說是職場倦怠,它不一定直接和時間有關,我們目前對它也找不到嚴謹的數據支持;但通常時間與倦怠感成正比。此時,要區(qū)分倦怠感與倦怠期。倦怠感,通常是一種感受,認為現在的工作不好玩,沒意思。有這種感受很正常,通常只是一閃念。但是,如果這種倦怠感長期出現,就要警惕了,很有可能成為倦怠期,這就需要進行心理調整。
如何克服這些職業(yè)上的倦怠感呢?
??? 陳曦:對待倦怠,如何把握最重要。仔細試想一下,你會選擇就此消極逃避呢,還是思考自己下一步棋如何走?職業(yè)倦怠,通常跟人的期望值有關,在職場上,我們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好的職業(yè)發(fā)展,當你原本設定的預期完成時,就會有新的更高追求,如希望自己的年薪多少,做到什么職位。如果更高的追求遲遲不能兌現,遇到了“玻璃天花板”,那當事人就會感覺沒有盼頭,可能會出現職業(yè)倦怠。
出現倦怠感,一定要跳槽嗎?
??? 陳曦:出現倦怠,通常有兩個極端的辦法。一種是努力適應它,承認它的存在,并習慣與它共生。這種情緒未必一定都是消極的,不要大驚小怪,也就是所謂的“放下了”,學會與其和平相處。而另外一種辦法,就是放棄,決定跳槽,很有可能我需要換一種方式。其實,這種決定完全基于個人的價值觀,因人而異,無論人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會需要在必要時為自己做決定。每個人的職場規(guī)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漫長的摸索,也就是說你需要在摸爬滾打中逐漸確定坐標。雖然職場專家也可以給出一些建議,但通常它只是幫助你認識自己,最終的決定權仍舊取決于你,并且無可替代。陳曦智聯招聘高級職業(yè)顧問
【新鮮人】求職簡歷五大死穴
一、簡歷中主次不分
??? 很多簡歷,內容龐雜,形式混亂,貪多求全,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寫上,結果,大雜燴,反倒讓人搞不清楚究竟應聘者究竟想表達什么。
??? 不同的經歷,展示不同的能力,同一經歷,不同的描述,也能展示不同經歷。
二、重點不突出
??? 應屆生的閱歷少、經驗不足,但至少教育背景是一個亮點。在面試中,有的應聘者只言片語帶過自己的教育背景,甚至將本科教育經歷和碩士教育經歷寫在一行,很難發(fā)現是研究生。其實,企業(yè)對于應屆生的考察,并不是特別重視社會經驗,關鍵在考察應屆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和嚴謹程度。
三、面試重視程度不夠
??? 遲到是一種普遍現象。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遲到應該事先電話告知。
??? 書寫混亂。如果書法不好,可以把行距稍微大一些,至少不會把上下兩行字插在一起、無法解讀吧。
四、專業(yè)水平太差
??? 有些應聘者被問及專業(yè)問題,卻答不出個名堂。學了四年,水平尚且如此,又如何奢望能在公司商業(yè)化環(huán)境下短期學習、提升呢?
??? 也有應屆生想換行。換行沒有錯,但能不能對準備從事的方向進行學習呢?一位面試者說想往人力資源管理方向轉,說想在工作中學習。把公司當學校、實驗室了,難不成向公司交學費?
五、瞎編簡歷
??? 同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可以進行不同描述,表達不同的目的。經歷是可以挖掘的嘛。問題是,挖掘不等于編造。倘若是編造,沒吃過豬肉,看過豬走路,也可。但連豬走路都沒見過,卻編豬走路,豈不是瞎編?深入提問幾下,水分立刻就出來了。
????? □冷梅